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高原肺水肿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价值

来源 :放射学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胸部CT图像对比分析高原肺水肿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肺窗CT图像纹理参数的差异,探讨纹理分析方法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8例高原肺水肿与2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前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西门子16排CT下行胸部常规扫描,利用Omni-Kinetics软件后处理得到双肺组织的3D区域肺窗纹理参数,进行组间比较,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共提取了70个纹理参数,其中21个纹理参数在高原肺水肿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肺水肿的6个纹理参数高于心源性肺水肿,其余15个纹理参数低于心源性肺水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参数集群突出鉴别诊断高原肺水肿与心源性肺水肿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诊断能力最佳(AUC=0.99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94.4%;参数逆差距的诊断能力次之(AUC=0.989),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40%、100.0%.结论:基于胸部CT图像的纹理分析参数可为高原型肺水肿与心源性肺水肿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其他文献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需求动态变化的市场。新的市场环境使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很多企业不得不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企业所
中国铁路自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时间,截止2015年,中国已建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铁路运输网路,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1.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一半以
近年来,随着高速列车轻量化进程的发展,高强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技术显示出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激光-MIG复合焊接技术充分集成了两种热源的优点,焊接速度快,“桥接”能力强,
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组件和.NET技术的地图发布系统的思想。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首先,深入研究WebGIS的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及相关知识,然后通过综合分析评价
随着全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铁路客车/货车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新型客车/货车不断被研制出来,并投入生产运营;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专利运用到铁路机车
重载铁路是当今铁路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重载列车运量不断增大、轴重不断提高,导致车轮与钢轨之间的
眼睛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计算机通过模拟人眼系统进行观察、识别、获取三维场景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分析。计算机视觉能够代替人眼在多种危险场合工作,故对机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