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开放式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2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学语文课程描述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素质课程,是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启蒙心智、拓宽视野、健全人格,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同时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培养学生阅读、表达、写作等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
  二、大语文教育综述
  “大语文”最早是已故特级教师、“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张孝纯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观。 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朱晓进教授再次公开提出“大语文”观点。认为: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与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简单的等同,二者有着质的区别。大学语文教学要有“大语文”观。所谓“大语文”教育观,首先是不论教材内容的编选还是教学课程计划的安排及执行都要以传承文化传统、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和新文化教育和影响为目标,其次是将大学语文课程置于一个大文化的背景和框架内来审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终身教育的目的。
  张孝纯先生与朱晓进教授所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其核心观点是一致的,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语文教学的视野拓展快去,把语文的社会属性和作用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实行开放式教学,实现“语文”与“教育”的综合,而不仅仅是将语文定位于语言和文学方面。
  虽然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大部分情况仍沿用传统教育观教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社会经济生活与环境的不断进步,“大语文”教育观已得到语文教育界越来越普遍的认同。
  三、开放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实际上不论是“大语文”,还是“走出语文,又回到语文”,亦或是“高等语文的观点其内涵是一致的,即实现“语文”与“教育”的综合。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摆脱边缘化的境地,必须在语文自然功能属性教学的基础上,将语文社会功能属性纳入进来,实行开放式语文课程教学。
  (一)教材开放
  教材的开放性可以从多方面予以体现:一是教材编写可采用指导性纲要方式,即教材在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原则、范围的基础上仅作适当范例式选文,而留出较大空间使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学校根据实际自主予以把握;二是教材的选文可以不自足性。由于教材与教学在时间上具有时滞性,一些重大或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事件,都不在教材体例和选文之中。比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及其作品。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教材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阅读需求,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相关性的篇目。三是单元设置之间可以不严密性,亦即可以采用松散单元结构,根据课程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增减。
  (二)教学内容开放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在课本指导下,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升到文化的层面上,面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将文化现象、社会生活现象、经济社会环境等等囊括进来,以课堂教学为圆心,以大学生社会生活为半径,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可以添加大部头塔尖作品,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及代表作品;可以即时选用时事方面的精品报道;还可以选择精品雅文,如白岩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马云、俞敏洪关于生活目标、价值观的演讲,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在2012伦敦奥运的开篇词,等等。从而使大学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确确实实使大学语文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教学方式开放
  教学方式是任何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对课程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内容刻板、形式单一、重复不变、缺乏生气的陈旧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文化学习需求。网络文化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剔除生活、社会等元素外,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一是视频插入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插入视频,进行穿插教学。如社会热点文化事件,霍金、马云等演讲视频;二是大课堂教学。语文是所有知识来源的基石,没有了语文所有知识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因此《语文学习》的封面语说:“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可以运用大课堂教学:在充分利用电子媒介的基础上,以大课方式去解说时尚、解说航天、解说航母,将时尚、兴趣、爱国、情操、语文、教育完全融入到一起。
  四、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是“语文”与“教育”的高度综合,是培养大学生阅读、表达、开放思维、创新意识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摆脱边缘化境地,本文从大学语文教材、教学 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以课堂教学为圆心,以大学生社会生活为半径,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的开放式大学语文教学的观点,从而达到净化心灵,掌握“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培养美感的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庆元是“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庆元县以绿色生态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克难奋进为重点,以干部执行力为保障,狠抓落实,交出了较好的生态、经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老龄化是必然趋势。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众多,且老年人比例相对较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定阻碍
摘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中学历史老师,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论述了中学历史教学。  关键词:审美教育非智力因素历史教育    沈德立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正由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优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 积累、 优化的过程.“优秀”异化产生于社会异化,其本质是人的异化.“优秀”异化具有高层化和精英化、 隐蔽性和连锁性、 族群性和团体性、破坏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交通运输工具也开始越来越多,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起,路桥施工项目呈现上升趋势.路桥的施工质量不仅对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社会各界的讨论主要在于其是否合宪上,进而激起了行政法学界对于该行政条例的讨论。行政法原则与职业禁入有对应关系,规定的四类人的职业平等权应当得到保护,当其受到行政机关的侵害时,有权获得国家赔偿。
某型导弹武器系统组件较多、构成复杂,为了达到提高维修效率的目的,建立一套全面、真实的故障仿真系统;通过对故障模式的分析及建模,完成了故障模型在系统仿真模型中的引入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在蓬勃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一直不断升高,逐渐成为各行业之中的佼佼者.在建筑行业的土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因其经济性、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人的行为引起的,而行为又受心理所支配。我们在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时,必须重视矿工的心理因素。本文试从认知、情绪与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引发事故的矿工心理及其成因,提出相应对策,以便对矿工的行为加以预见、影响和控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1、矿工安全生产的认知因素分析  1.1矿工认知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煤矿井下职工在作业时,主要是通过对井下一系列复杂和特殊环境的感知、注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机械设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针对传统机械设计中存在的效率过低且机械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要求引入三维CAD技术,使所有设计内容在仿真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