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国赴疆行游的文人笔下,常将新疆较富庶地区以国内其他地区繁华城市为指代,或将新疆风光优美之地以国内其他地区名胜古迹为别名,其中潜在的集体无意识不只是国内其他地区文化优势或是文化乡愁的表现,而更多是这些知识分子塑造家国集体记忆和普遍社会共识的必然话语选择。同样,大量游记从南北疆百姓日常生活画面联想到桃源或比拟为江南,则体现了新疆与国内其他地区之间的文化相似性和共鸣感,是基于现代国家立场的空间类比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