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热分析法鉴别不同产地的丹参及其提取物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采用热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的丹参及其提取物进行鉴别分析。 方法 采用热分析法中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产自于安徽和山东的丹参原药材及其醇提取和水提取进行鉴别。DSC量程为9mW;升温速度为12℃·min-1;温度范围为20-400℃;气氛为空气;参比物为阿法氧化铝。根据图谱进行比较鉴别分析。 结果 2种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在52℃左右有一个吸热峰,在304℃左右有一个放热峰,而其醇提物和水提物分别在270℃和299℃左右均有一个放热峰,且峰形基本一致。 结论 DSC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可作为对丹参及其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丹参;提取物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06-02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又名赤参,紫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其干燥根及根茎,主要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丹参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产于安徽、河南、陕西、四川、山西、山东等地[1]。由于其道地产区不明确,丹参药材的质量也随之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及研究开发[2]。
  传统的用于中药材鉴定的方法主要有性状鉴定、理化鉴定和显微鉴定等,这些都是根据药材的外观性状、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特征以及显微特征而设定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高精尖分析鉴定技术已逐渐渗入中药研究领域。目前常用的新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X射线衍射、热分析法等,其中热分析法在中药鉴别中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3]。热分析法又分为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和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TG),本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产自于安徽和山东的丹参及其提取物进行鉴别分析,現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差动热分析仪(CDR-4P型,上海精密科学有限公司);千分之一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SDZF-6020型,南通利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小型高速粉碎机(RT-12型,北京开创同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 试药 丹参药材均由毫州市宏宇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提供,产地分别为山东和安徽;乙醇为色谱纯,水为去离子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条件 DSC量程为9mW;升温速度为12℃·min-1;温度范围为20-400℃;气氛为空气;参比物为阿法氧化铝,样品用量为每次2.5mg,每个样品平行操作2次。
  2.2 样品处理
  2.2.1 药材处理 取不同产地的丹参适量,分别采用小型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网,装入自封袋中,备用。
  2.2.2 提取物 醇提:取2种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粉末各2g,分别加入90%的乙醇15mL,于55℃条件下浸提2次,每次50min,过滤,合并滤液,并将滤渣收集待用。再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在65℃水浴下将乙醇挥干,50℃下真空干燥后,得浸膏粉,分别过100目筛网,于自封袋中保存,备用。
  水提:将醇提后的滤渣收集,加入约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再将滤液于蒸发皿中,于80℃水浴中浓缩至膏状,50℃下真空干燥,得浸膏粉,再过100目筛网,于自封袋中保存,备用。
  2.3 鉴别分析 将“2.2.1”项下处理后得到的药材粉末、“2.2.2”项下处理后得到的醇提取及水提物按“2.1”项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产地的丹参及其提取物DSC图谱,如图1所示。
  图中曲线5、6为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的DSC图谱,可以看出2种产地的丹参在52℃左右均有一个微弱的吸热峰,而在304℃左右均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放热峰,且两个峰的峰形基本上一致,为不同产地丹参的共同热特征,提示该特征可作为丹参的热谱标志。
  曲线3、4分别为不同产地丹参醇提物的DSC图谱,曲线1、2分别为其相应的水提物图谱。图中可以看出,2种不同产地丹参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分别在270℃和299℃左右均有一个放热峰,且不同产地的丹参醇提物和水提物的峰形基本上一致,表明该两个峰可作为丹参醇提物和水提物的热谱标志,但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放热峰稍有差别。
  3 讨 论
  我国地大物博,中药材资源也非常丰富,近年来,中药材在我国的医疗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受到国际医学界的日益关注。众所周知,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而其质量的关键就是药材的真伪和优劣。因此,对中药材的质量及其真伪进行鉴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丹参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中药材,在我国分布广,但近年来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丹参在全国各地被引进栽培,而不同产地以及不同的人工栽培方法带来的药材质量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一般而言,用传统的方法,如性状鉴定、理化鉴定等方法鉴定不同产地,尤其是经加工后原有形态已发生很大改变的中药材是存在较大难度的。因此,传统的鉴别方法被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日渐代替。
  热分析法是近年来中药鉴别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而差示扫描量热法是热分析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准确、快速、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且易于操作等优点,且伴随着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及高灵敏度、精密度的需求,越来越多先进的DSC仪器已被研制出来,如快速扫描DSC,可提供400-500℃·min-1的高扫描速率[4]。目前DSC主要用于中药材的定性、定量分析,如用DSC分别对不同产地的山茱萸、甘草、赤芍真伪进行鉴别[5]。本研究结果表明,DSC操作简便迅速、灵敏度好,准确多高,可对不同产地的丹参及其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别。
  参考文献
  [1] 王晨,李佳,张永清.丹参种质资源与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2,4:15-16.
  [2] 徐红,王燕燕,魏丹红,等.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ISSR分析与鉴别[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6):454-457.
  [3] 李佩,张园园,王杰晶,等.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28:815-817.
  [4] Musa N,Wong TW.Fast-scan vs conventional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echniques in detection of crystallization events of tolbutamide–polyethylene glycol composite[J].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2013,111(3):2195-2202.
  [5] 喻喜华,陈晓辉,李泽运,等.山茱萸及其伪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J].中成药,2011,33(7):1197-1198.
其他文献
【摘 要】Ramsay-Hunt综合征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颅神经炎症反应,由于病毒侵犯神经在位置及时间的不同,导致症状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临床中容易误诊误治。本文介绍Ramsay-Hunt综合征二例的诊治分析。  【关键词】Ramsay-Hunt综合征;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47-01  1
期刊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脊柱骨折病人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180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病人接
期刊
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缺乏自我再生和修复能力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难点和热点,由于CNS损伤后缺乏再生能力,因而导致CNS损伤后结果非常严重,诸如脑皮层功能受损或消失、脊髓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骨伤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在骨折后出现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治疗组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8.2%,明显优于对照组62.5%,并且治疗组肿胀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骨伤后期出现的肢体肿胀能标本兼治,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效果肯定,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伤后期肿胀;中医治疗;临床疗效 
期刊
【摘要】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疾病,属于糖尿病在人体骨骼系统中的重要并发症。目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重点,其自身的隐匿性、缓慢性,极易被误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虽然针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生物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成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重点,其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对54例糖尿
有机氟杀鼠剂具有高效、剧毒的特点,中毒屡有发生。1992年10月~1999年9月我院共收治有机氟急性中毒1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7例,女12例。儿童5例,成人1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microendoscopic laminoplasty,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采用CMEL治
期刊
期刊
目的:对正畸儿童龋病口腔综合防治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正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