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如何开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每册都有“名著导读”,有些老师对这些材料视而不见,他们天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作业,还要讲解,无暇顾及读名著;有些老师第一堂语文课就提醒学生要看中外名著,对名著导读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要同学们“有时间看看”,或者挑里面的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印一张“名著一览表”让学生背,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可能会使学生得“高分”,(因为名著题在初中阶段考得非常简单)“分”虽然“高”,当他们肚子里却少“墨水”,对这种高分低能者,在凭考分论英雄的时代。但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名著的教学呢?
  1 向学生讲解开展名著阅读的意义
  名著的最大特点,是丰富的情感内涵。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投入了深沉炽热的情感,文学故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情感,那至死不渝的忠贞,热情似火的浪漫,纯洁无瑕的童真,舐犊情深的母爱,山盟海誓的爱情,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动,受到洗礼,受到启迪,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激情,增强对世界、对人生对情感的感受力。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以真善美为目的的理想的艺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名著则更讲究以情动人,寓教于乐,通过形象的故事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2 开设阅读指导课
  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阅读同样的阅读材料,也会由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对材料产生不同的理解,有的贴近原文,有的对原文加以了升华,有的却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这时,如果没有教师有效指导,就可能会使学生缺乏发展的平台,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质量。因此,不同类型的名著,应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等小说,学生最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学欣赏能力。阅读时,学生大都只关注情节,把故事看完就算完事。其实,情节之外,学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然会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阅读方式上,教师也不应强求统一,而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默读、朗读、浏览式、圈点式、摘录式、批注式……不拘一格。要让读写抄评、听说论辩、评价鉴赏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多样的方法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3 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3.1 “精读与略读”的方法。精读,即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研读,掌握重点,吸取精华,可给学生提出阅读的具体要求,使之读书有方向,一旦触动心灵,便提笔谈杂感,写简析,吐露心声。
  略读方法不一,可选读,可浏览,可摘读,其中“内容提要”是小说浓缩的精华,可透过其了解文章中心,故重视“提要”,相机引导,效果也事半功倍。
  3.2 教给品读方法。品读,即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在整体感知基础上,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作用,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4 立足课本,推荐名著书目
  熟悉的才是感兴趣的。学生对所学的课文大都比较熟悉,而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是从某些名著中节选的,教师可选准时机,适时推荐:例如:初一学了《绿色的蝈蝈》后可向学生推荐《昆虫记》;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推荐《朝花夕拾》;学了《出师表》《杨修之死》后,推荐《三国演义》等等,教师可以给学生说说推荐理由,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以《昆虫记》和《朝花夕拾》为例向学生讲解推荐理由:
  《昆虫记》推荐理由如下: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盎然的情趣。这本书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它告诉我们:人与动物需要友谊,人与自然需要和谐。
  《朝花夕拾》推荐理由:《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写的虽是个人的生活,却具体生动地凸现了当时中国的风气和社会情状;不仅洞察人情世故,而且时时发表卓异的见解。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得自然恰当,天衣无缝。
  5 读写结合,巩固提高阅读名著的效果
  摘抄是一种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以供阅读、品味、引用,这是资料积累方法,是对阅读的理解巩固。不定期检查摘抄,无疑是对名著阅读的一个有效的检查方法。
  摘抄的形式:语录式摘抄。摘录名人警句、精彩词句等。
  内容提要式摘抄:概括主要情节,给短小的文章列提纲。
  此外,文学功底深的可以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人物的评价、主题的理解。当然,光靠耍嘴皮子不行,老师还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写点文学评论、读后感之类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多读名著吧,因为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们会被唐僧为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回的精神所感动;读施耐庵的《水浒传》,我们能被见义勇为、义薄云天、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梁山好汉所感染;读《童年》我们能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提高课堂阅读的教学效率呢?这当然没有固定的模式,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随着课程体制的改革,面临许多亟待解答的新问题。语文活动课(课外活动)怎么教,正是人们在教改中探索着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常用的语文活动课有辩论会、讨论会、故事会、演说会、课本剧编演等几种形式,试做如下评价:  1 辩论会  由正、反两方就某一论题展开争论。  组织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第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特别是驳论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
期刊
年少时,我就崇拜老师,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是世界上最神圣最伟大的人,于是就萌生了长大后当教师的念头。天随人愿,中学毕业后读了师专,圆了我美丽的教师梦,而今,每当清晨走进宁静而充满活力的校园,走上朴素而神圣的讲台,我常常激动不已。我也终于看懂了教师的甘苦,教师的付出。一批批学生毕业了,一批批学生成材了,还有一批批学生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然而,老师呢?老师依然像往常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期刊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是时下我国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1世纪以来,农业发展进入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并重的新阶段,为进一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明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目标。然而我们必须对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有一个深层的认识,虽然我国农产品质量在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期刊
【摘要】 在我国中专英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主要地位,但这些方法在新的形势下已经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活动教学法倡导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来组织英语教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提出了活动教学在中专英语课堂中的实施模式,并介绍了几种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以便共同探讨中专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教学法的运用。  【关键词】 中专英语 教学 课堂  英语课程是中专学生课程中的重要一门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节奏。教学手段需要不断的更新,多媒体进课堂成为必然。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而计算机的运用则可变单纯理性知识的传授为由感情材料到理性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视节目,各种音像制品(录像带、光盘)、计算机
期刊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概括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  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理论说教为主,使思想政治课在教师
期刊
【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阅读”,而且还要教学生“会阅读”,阅读能力是通过文字获得信息的一种能力,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分层教学 写作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阅读”
期刊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普遍较低,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学生的学习风气淡薄,对英语不感兴趣等,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起来,让英语学习轻松起来,下面就是我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学生是学习主体,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认知过程,一切知识与
期刊
学习完本章前两节内容后,学生对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组成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单细胞生物体很微小,肉眼难以看到,学生虽对单细胞生物体是否也能像多细胞生物体一样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却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本节内容教材中主要安排以探究活动为主,先观察酵母菌,再观察水中的小动物,最后探究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如果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编排顺序和实验材料,教师在课前需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