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慢阻肺的十大并发症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阻肺患病早期不易察觉,当出现活动气促时,呼吸气流受限往往已经很严重了,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同时,慢阻肺患者绝不能只关注肺部问题,因为慢阻肺可引起全身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肺癌、骨质疏松、抑郁、肺结核等疾病。这里特别提醒,慢阻肺患者要警惕以下十大并发症。
  慢阻肺与冠心病
  慢阻肺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慢阻肺病人因长期慢性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多,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低氧还可导致动脉收缩,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另外,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可使血小板异常活跃,促进气道的炎性反应,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的炎症作用还可使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在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慢阻肺病情急性加重可使病人心肌缺血、缺氧加重;呼吸道感染易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加重,甚至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慢阻肺与肺癌
  慢阻肺和肺癌是全世界两大重要的与吸烟相关性疾病。肺癌并非由慢阻肺本身所引起,二者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吸烟的影响。
  临床发现,合并慢阻肺的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重度吸烟者中筛查慢阻肺和肺癌。
  慢阻肺与骨质疏松
  慢阻肺病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吸烟是骨质疏松独立的危险因素,而慢阻肺病人大多有中或重度吸烟史。烟草中的尼古丁、氰化物会干扰成骨细胞功能,使成骨活动减少,破骨活动增加,并且能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此外,慢阻肺患者进食减少,钙摄入不足;胃肠道瘀血,钙磷吸收障碍;日晒减少,导致维生素D合成减少;同时,缺氧还会影响骨形成过程中各种细胞的能量代谢。
  慢阻肺与抑郁症
  慢阻肺患者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的患病率平均高达50%。慢阻肺患者不仅要承受躯体疾病带来的痛苦,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阻肺病情越重,患抑郁症的概率越高。
  抑郁又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良,进一步使呼吸肌功能减退,最终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活动受限。
  慢阻肺与肺结核
  慢阻肺患者,特别是长期应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易并发肺结核。慢阻肺病人应该慎重考虑全身性激素的应用,特别是避免不正规的长期使用。有陈旧性結核病灶的慢阻肺患者,在应用全身性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医生的指导,配合行多次痰涂片查结核杆菌,以尽早发现肺结核。
  慢阻肺患者长期使用全身性激素后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不典型,以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表现多见,而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较少,下肺及两肺病灶多见,有些甚至表现为大片病灶,治疗效果较一般病例差。
  慢阻肺与气胸
  人体肺与胸壁之间有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称为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仅含有少量液体,是不含有空气的;一旦胸膜腔内有气体聚集,就说明肺脏“漏气”了,医学上称之为“气胸”。
  慢阻肺患者常合并有肺气肿、肺大疱,是气胸最常见的病因。气胸多突然起病,常发生于突然用力的情况下,如持重物、搬运东西、剧烈运动、大笑、用力排便、屏气、用力打喷嚏等。但部分患者可无明显诱因,甚至在睡眠中也突发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发生一侧胸痛、憋闷、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有轻度咳嗽。发病之后,随着胸腔内漏气量的增加,喘憋症状会越来越重。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大汗、面色发绀、呼吸加快,最后可能人事不省,呼吸减弱甚至消失。
  慢阻肺患者肺储备功能差,即使是轻度气胸也可能引起明显的呼吸困难。临床上,医生会根据胸腔集气量、发生的次数以及基础疾病,决定治疗的方法。
  慢阻肺与感染
  慢阻肺是一种全身慢性炎症性疾病,慢阻肺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多种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尤其在容易发生感染的秋冬春季节,每一次感染的发生都可能促使疾病加重。感染作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最主要的诱因,其诊断和治疗需临床医生关注。
  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感染因素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真菌感染也是常见感染源,主要和患者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菌群失调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治疗周期长。因此,对于慢阻肺合并感染的患者应早期识别,并进行必要的病原学及药敏检查,针对性应用抗感染药物,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慢阻肺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慢阻肺可累及全身器官,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是其重要的合并症,可以致使慢阻肺病情复杂,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增多,死亡率增加。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应激时,容易促使代谢紊乱,病情迅速恶化,此时不论哪一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应用哪一类药物,均应按实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度过慢阻肺的急性期,待相关症状缓解后再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集结发病的临床综合征,这些因素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慢阻肺与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组织学改变。胃食管反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在欧美国家反酸、烧心的发生率高达20%~45%,亚洲人群为6%。
  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食管内症状和食管外症状,其食管外症状表现为咳嗽及咽喉症状,被认为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慢阻肺与胃食管反流均为患病率较高的疾病,许多学者发现并报道了两者的相关性,认为胃食管反流可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阻肺与认知障碍
  慢阻肺患者由于大量吸烟易合并低氧血症,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概率很大。慢阻肺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率约10.4%。2016版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确认,认知功能损害是慢阻肺的特征之一。
  慢阻肺患者出现轻度认知损伤的概率高于正常人。认知功能损害可导致患者思维推理能力及记忆能力受损,也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对慢阻肺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发现及干预,可以减轻认知功能的恶化,延缓或阻止其进展为痴呆,从而减轻医疗和护理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由有害颗粒或气体暴露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咯痰。慢阻肺患者在长期慢性病程中,疾病的消耗、体质的受损、脏器的缺氧可使营养需要增加;同时伴发消化功能减弱,摄入营养不足,最终致使身体营养缺乏,能量负平衡,体重下降、消瘦,免疫功能低下,心理
期刊
目的 评价血液保存液用于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7例有出血倾向的重症患者行CVVH治疗,分为局部肝素抗凝组(A组,31例)和局部枸橼酸葡萄糖(ACD)抗凝组(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COPD)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据了解,我国慢阻肺患者总数目前高达4 300万人,尤其是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达8.2%,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从生活起居的角度来防治慢阻肺,能够更好地避免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患者 女,78 岁,因“心累心悸 2 年,加重伴咳嗽咳痰、气紧 4 天”于2013 年 04 月 27 日 08:31 :01 入院.患者 2 年前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累心悸,呈劳力性,活动后明显,休息后症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COPD)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进入冬季之后发病增多,即便只是一次普通的感冒,也会让慢阻肺患者症状加重,常导致反复急性发作,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慢阻肺患者应制定合适的运动和肺功能锻炼计划并长期坚持,目的是锻炼呼吸肌,改善患者的疲劳、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对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使其建立有效的呼吸形态,还可以预防和减少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原因造成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以持续性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最常见的呼吸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咯痰,其全身性表现包括焦虑、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而且常在冬季呼吸道感染后急性发作或加重。  慢阻肺急性加重表现为呼吸症状急性恶化,如呼吸困难加重,咯脓痰和痰量增加,伴咳嗽和喘息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