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3个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来源 :生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对于推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公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给区域生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23个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序关系分析法结合模糊评价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得分72.54分,属于II级优良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表明:(1)在要素层来看,权重值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生态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指标>经营水平;(2)由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知,优良的生态环境、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率是森林公园
其他文献
为解析围栏禁牧与高寒草原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关系,以藏北高寒草原为对象,对比研究了5年围栏禁牧和连续自由放牧条件下高寒草原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1)围栏禁牧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6.60%和28.13%,但有机碳和全氮无明显变化; 2)围栏禁牧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但对微生物群落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无明显影响;3)围栏禁牧增加
为探究滨海盐沼湿地潮滩高程对互花米草生长的影响,设置六组不同高度的土柱,通过移栽互花米草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不同高程带来的土壤水盐差异及植株生长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率随高程的增加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 30 cm高程含水率最高,为46.4%, 180 cm高程含水率最低,为34.1%,土壤孔隙水盐度随高程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180 cm高程孔隙水盐度最高,为47.2 ppt, 150 c
以牛粪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三种微生物除臭菌剂在牛粪污水除臭过程中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并对部分菌群功能进行预测分析。对分别添加布氏乳杆菌(Lactobaci
评估与分析城市群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对区域生境保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1980年、1995年、2005年、2015年四期土
为分析园林观赏植物醉鱼草属Buddleja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和环境因子对其在地理分布上的影响,基于世界气候数据网提供的19个气候因子数据,以及中国地区内128份可查证的分布点,运用最大熵模型及相关生物地理软件,模拟醉鱼草属植物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并通过刀切法得出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醉鱼草属植物潜在适生区为西南云贵地区和东南江浙一带;暖季降雨量、冷季均温、温度季节变异系数、降雨季节
基于南平松溪林场九个人工杉木林标准地的实测数据,对人工杉木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了评价和相关性分析,为制定杉木林和其他纯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和调整措施奠定基础。采用
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资源环境问题都与土地利用有关,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资源-环境耦合系统研究的理想切入点。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格局、转移特征、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目前太原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植被(670km~2)、建筑用地(385km~2)和耕地(296k
以保定市龙潭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现场实测和ENVI-met软件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立足于城市公园绿地内部空间热舒适度研究,深入探讨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和构成要素对城市热环境的调节作用,尝试总结并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热舒适度的改善策略,以期为类似尺度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与优化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1)软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校验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模拟区域的微气候变化情况,运用该软件有
分析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云南省富源县为例,在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运用熵权法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以"压力-状态-响应"为评估框架,从生态压力度、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景观分维数、矿区扰动指数、居民点临近指数、景观破碎度、地形指数、植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价水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基于流域尺度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可为水资源规划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提供参考依据。为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从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