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b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施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实验组施行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末临床缓解率及1年末复发率,治疗3个月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3个月后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3个月末临床缓解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1年末复发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5.3±4.9)分、一般病理症状评分(11.5±3.5)分及总分(33.0±1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5.1),(16.1±4.3),(40.7±1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PSP评分为(55.67±4.32)分,高于对照组的(47.89±4.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15,P=0.000<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可提高临床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可改善患者相关个人和社会功能指标,可在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安全性及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科研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科研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科研组患者心率(76.82±16.35)次/min、舒张压(71.05±10.84)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03.84±23.01)mm Hg 均低于参照组的(8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室(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4例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3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6.87±0.78)分低于对照组的(9.12±0.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促进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82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通气储量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通气储量分别为(3221±348)ml、(95.9±8.3)%,均高于对照组的(3006±312)ml、(91.4±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均高于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抗肢体痉挛康复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脑卒中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患者在采取临床常规康复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抗肢体痉挛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上肢肱二头肌协同收缩率、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评分、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