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制篮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三人制篮球,实际上指的就是以半个篮球运动场地为界限,参与者在半场内所开展的三对三的对抗篮球运动,其不但延续了五人制篮球运动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高校学生张扬自我、崇尚表现的特质,同时运动场地小、技战术简单、运动强度适中等特点,还为更多学生创造了参与篮球锻炼的机会。鉴于此,本文就从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助于高校体育文化的丰富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三人制篮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三人制篮球运动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三人篮球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应用价值
  三人制篮球是在传统篮球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传统篮球运动的延伸,其在具有篮球运动的基本属性和特征的同时,与传统的篮球运动相比,又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更好的彰显了张扬自我、崇尚表现的运动特质以及比赛场地与运动规则简单的特点。因此,三人制篮球不但能够很好的满足参与者“以健身为中心的要求”,同时又能够很好的满足参与者生理层面的需求和心理层面的需求,自传入我国伊始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和众多商家的关注,如,耐克、红牛以及阿迪达斯和斯伯丁、特步等品牌就都曾经赞助过区域性的三人制篮球赛事。如今,随着三人制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兴起,部分高校开始逐渐将其引入了体育教学体系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鉴于此,为了促进三人制篮球运动在我国高校的普及与发展,为三人制篮球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就针对三人制篮球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一、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人制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延续了传统五人制篮球运动基本技战术和基本规则制度的对抗性体育运动项目,其健身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整体的层面来看,三人制篮球运动与传统五人制篮球运动相比较而言,更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五人制篮球运动对于运动场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常常会因为场地方面的原因影响到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而三人制篮球运动作为五人制篮球运动的简化形式,其对场地设施的要求更为简单,只需要半个篮球场地,就可以组织开展篮球运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动场地的局限,提高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机会,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锻炼之中,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其次,三人制篮球运动相较于传统的五人制篮球运动而言,其对于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较低,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高校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参与度,有效的促进了高校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最后,三人制篮球具有运动负荷适宜性的特点,其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均要小于五人制篮球运动,属于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但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而且相较于大强度的体育活动而言,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更容易为没有参加过激烈运动的学生所接受。由此可知,三人制篮球运动更符合高校学生的生理特点,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锻炼之中,这对于高校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无疑是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的。
  二、有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三人制篮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三人制篮球在学生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三人制篮球作为一个集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二是,三人制篮球具有明确且严格的活动规则,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习惯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三人制篮球作为一种将张扬自我,崇尚表现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有助于学生拼搏进取、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三、有助于高校体育文化的丰富
  三人制篮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新的选择,在很多已经开展了三人制篮球运动的高校中,三人制篮球已经逐渐成为了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重点。例如:各种与三人制篮球运动相关的体育俱乐部的成立、各种三人制篮球运动赛事的开展等等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三人制篮球运动之中,而三人制篮球作为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随着上述三人制篮球运动活动的开展,其独特的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以及物质文化资源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不但能够促进高校学生体育能力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丰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三人制篮球运动集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不但延续了五人制篮球运动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高校学生张扬自我、崇尚表现的特质,同时运动场地小、技战术简单、运动强度适中等特点,还为更多学生创造了参与篮球锻炼的机会,由此可见,三人制篮球运动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三人制篮球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初永和.三人制篮球的兴起及其在中国高校的开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2] 宫彬,徐昶楠.我国三人制篮球的人类学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16.0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小群体”教学模式在中职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群体”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中职学生对篮球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期能够借此为中职篮球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小群体”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2  摘 要 单元教学计划不仅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也是课时教学计划制定的依据,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变课堂教学,分解技术教学过程,抓住动作的重点难点,创新教学新思路,引领高效课堂,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改进单元教学计划制订的方法;而组合技能是将原有的单一练习,逐步优化,在实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2  摘 要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将会对普遍的体育教育模式产生极大变革。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性。当然,体育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学策略 知识管理  有效的运用
目的 评价1991-2015年中国5~12岁儿童健康公平性变化趋势,分析其社会决定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使用Stata软件统计分析,利用集中指数衡量儿童健康不公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上世纪90年代,体育舞蹈进入高校成为一门专项课程,后来在体育课程和选修课中也加入了体育舞蹈的内容,成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高校中选修课的学习成为非专业体育舞蹈学生参与体育舞蹈学习的重要途径。体育游戏在中小学和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成果显著,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积极性等方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动机最主要的是防身健体。但课程内容比较陈旧、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成为阻碍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跆拳道 俱乐部 调查 分析  跆拳道是以技击格斗为基础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程序教学在现代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程序教学的创编原则、创编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程序教学在基本体操教学中的用途,提出程序教学在基本体操成套动作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及其不足,以及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改进,优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程序教学 基本体操 成套动作 应用  一、基本体操成套动作的教学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行“阳光体育”的今天,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迫切性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进一步培育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服务。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广场文化体育 理念 形成 兴趣  我国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不断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学校体育中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上,但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有不少老师仍在使用机械的操练方法和手段,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相悖而论,势必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此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