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展开策略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对古代社会以及社会中事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凝聚了古人的智慧。鉴于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有效展开古诗词教学。本文嘗试从“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诗词”“运用故事情境,加深学生感悟”“联合想象,再现诗词意境”三方面出发来进行具体的论述,以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故事情境;想象
  深入学习古诗词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学习古诗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古诗词教学,不断反思、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使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为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具体展开。
  一、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诗词
  在古诗词教学中,师生首先或者说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扫清字词句的障碍,毕竟古诗词以文言为主,文言离我们如今的生活很遥远,很多字词的词性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单凭学生自己是很难搞懂古诗词在讲什么的。如此一来就需要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字词句方面的障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大意,知道一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朗读和记忆中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舟过安仁》时,“一叶渔船两小童”是学生可以自主理解的,即渔船中有两个小童,但“收篙停棹坐船中”一句中的“篙”和“棹”是学生不理解的,学生不知道这两个是不是都是船桨。因此教师就要在此时引导学生理解“棹”是船桨的意思,而“篙”是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两者并不相同,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意思。又如,对于“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一句,学生也较难理解,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怪生是怪不得的意思,使风是指借助风的力量,这句的意思是: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更顺利地朗读与记忆。
  二、运用故事情境,加深学生感悟
  每一首古诗词都讲述了一个故事,可以是诗词中的故事,也可以是诗词背后的故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表面上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即作者的生平遭遇以及社会情况等背景故事。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读懂诗中的故事,然后了解背后的故事。这样有助于对古诗词的整体进行分析,促使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流露的情感。
  例如,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为例,教师可以以“昼出耘田夜绩麻”为一个小故事的开端,讲述农民农忙时的辛勤耕作、农闲时生活的恬静和安逸,村中孩童的无忧无虑等。在一边讲述故事的同时,将故事内容与原诗结合,更方便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诗人的故事融入其中,即范成大早年曾游历四方,但五十多岁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获得“田园诗人”的称号。学生们也能通过故事自主思考诗词的内容与诗人所见,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诗人情绪,从而进入诗词的世界,感受诗中的情境,也产生了对于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一举多得。
  三、联合想象,再现诗词意境
  古诗词之所以流传百世,是因为其运用了简练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其中有许多的留白之处,即无形的描写,笔墨之外的部分,可以让读者进入遐想。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填补古代诗词中的空白,加深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学生通过想象,置身古诗词中,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去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和重构,从而使自身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情趣都得到不断的增强。
  例如,在教学《秋思》这首诗时,可以发现诗中描写了两个细节,一个是写信之前,另一个是在捎信之人即将出发之时,诗中只是再现了这两个零碎的镜头,但是如果把故事完整地表达出来就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将之串连起来。又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诗中前面一句话展现了“茅檐”“小溪”“青草”这些景物,但如何将这些景物组合就需要学生来想象,而且房屋是什么样的、小溪怎样流过都属于留白之处。教师就可以直接借用这些词串,让学生自觉地在头脑中展现出画面,根据生活经验来补充词中的空白之处。学生有的说:“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他们打渔归来做饭,烟筒里冒出白烟”。有的学生说:“有几间茅屋,茅屋门前还有一块田,一条蜿蜒的小路从田间穿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努力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从意境及想象的角度把握古诗词的人文内涵,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渗透一定的审美教育,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感受丰富的古诗词语言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观,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此一来,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汤云玉.基于语境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析[J].黑河教育,2019(9):61-62.
  [2]毛奋芸.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15-216.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时期。若能够很好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孩子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将通过,鼓励和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为幼儿提供实践机会,实行寓教于乐模式,学校家庭共同合作等形式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若不能在这一时期很
期刊
摘 要: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它不仅具有鲜艳的色彩,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深深地吸引着广大民众。所以,我们要从幼儿园小朋友开始教育,力图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新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促进幼儿对我国民间文化的认识,还有更好的传承下去,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培养开展一条崭新的道路。  关键词:民间文化;教学;幼儿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变化,造就了生活特点、生活方式、信仰习惯的差异,促使了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对所学数学知识难免有无法理解的地方。如果教师能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使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授课,便能建立完整的逻辑链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本文将提出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  生活化教学具有许多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将生活实际与理论紧密结合,促进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教师在使用生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从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合理问题情境构建,推进探究式学习;开展课题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關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探究式学习;实践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和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了高中教学的硬性要求。地理学科知识繁杂,内容较多,又受新高考的影响教学时间变短,更需要高效课堂进行支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创建生活情境,增强学生代入感;结合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度;高考真题研究,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生活情境;热点问题;高考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的推行,人们对高中教学的要求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重视实践。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开展诸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地理实
期刊
摘 要:高中是学生学习教育阶段重要的“转折点”,高中教育始终是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热点和话题,作为高中阶段重要学科之一的数学,其关注程度尤为明显,那么,如何做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是教师不断探求的难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在学习教育阶段中接触较多的一门课程,
期刊
摘 要:“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一门语言所需掌握的几个重要方面。其中写作一直以来被看作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很容易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如何更好地开展写作教学,建立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情感,从而不断促进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教师颇为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针对上述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以
期刊
摘 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体能作为支撑,而核心力量恰恰是核心所在。其间,确保训练过程高效性的基本条件则是训练方案的切实可行。文章就立足强调训练情境的创设,激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兴趣;巧借“网红”训练方式,提升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参与度;注重训练总结与评价,突出核心力量训练指导与需要的满足三个方面,针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新方案加以论述。  关键词:青少年排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高中地理教学中环保理念渗透研究,从多种教学方法,形象展现环保问题;举办环保相关课外活动,渗透环保理念;从小事做起,制定日常环保行为规范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保理念;教学方法;课外活动;行为规范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地矛盾越发凸显。近年来,中国雾霾频发、水质恶化、垃圾成山,环境问题愈发严重,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多个层面一同努力进行环境保护。但在环境保护的过程
期刊
摘 要: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性发展对一个人的人格、健康和学习、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生活环境日益错综复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针对刚入园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怯于交流、无分享意识、无合作行为和社会交往行为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小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