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数量急剧增加,农村人口流动必然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其中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阐述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负面影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口流动;农业生产;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彭水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受外出“打工潮”的影响,彭水农村劳动力人口外流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彭水县2012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3.53万人,其中21~45岁9.35万人,占外出人口的69%;初中及以上文化11.51万人,占外出人口的85%。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弱妇女在家搞农业,导致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把握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根源,分析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是实现彭水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
  1 彭水县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分析
  1.1 经济利益的驱动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2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与城市2、3产业相比,比较利润极低。据统计,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扩大3倍以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与在家务农收入比高达10倍。悬殊的比较利益,使农民产生强烈的外出愿望,促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1.2 脱贫致富的选择
  彭水以山地地貌为主,坡耕地占85%以上,土地贫瘠导致农产品产量不高、商品率低,农民务农微薄的农业收入与农村家庭的正常开支构成农村发展的最大矛盾。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出于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纷纷涌入打工浪潮,把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直接增加家庭收入。
  1.3 传统观念的转变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由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开放、效益、竞争、市场、科技、信息等意识明显增强。据调查,95%以上的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单纯停留在乡村狭小的单一农业生产领域,义无反顾地流向大城市以寻求更好的职业、更高的收益和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1.4 户改新政的吸引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国家陆续出台农民进城经商做工的优惠政策,允许农民以“暂住户口”形式在城市居住,重庆率先探索实施户改新政,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打破城乡2元制户籍结构,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出台了相应配套政策,为农民工进城定居落户提供新的保障,有条件的农民工纷纷转户进城,实现农民市民化。
  2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正面影响
  2.1 增加了农业发展资金投入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并在外地就业,使之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项目的主体,增加了农民家庭收入,为发展种养业、购置现代农机具、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注入了资金,弥补了政府对农业发展资金投入的不足。
  2.2 增强了现代农业发展观念
  农民长期利用贫瘠的土地发展粮食生产,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中生存、繁衍,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思维单一、不敢创新。“打工热”使农民从穷乡僻壤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卷入现代化经济生活的漩涡中,迅速改变了传统观念。部分农民工受到了商品经济的熏陶,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看到了现代化的农业景象,学到了一些先进农业科技,增强了不甘贫穷落后、力图脱贫致富的信念,造就了一批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找信息、找项目、学经验、学技术,用好用活惠民利民政策,积极发展油茶、畜牧、林业等特色效益农业。
  2.3 增大了土地集约经营规模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尤其是举家外出的农民,不再依靠种庄稼维持生计,造成耕地大量闲置,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部分农民将承包地通过有偿的方式流转给种养大户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效益农业。据调查,彭水县石磨岩林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实施油茶种植项目,该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农民以土地入股(土地收益的50%分红)的方式获得收益,種苗、化肥、管理、技术、资金等均由合作社承担,农民不承担任何费用和劳务,还可通过投劳获得收入。这种“股份 合作”的模式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同,目前已流转土地333多hm2,预计3a后农民每亩土地能获得2000元以上的纯收入,今后每年还会持续增加,不仅能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还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3.1 造成大量农村土地闲置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留在农村的多为“38、61、99”留守人口和病残群体,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偏低,因有限的劳动力和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实际耕种面积少,投入不足,管理不科学,致使农作物产量下降,农产品也只能“自给自足”,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还造成大面积耕地沦为荒地;因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进城农民工得不到制度上的保障,一些举家外出和进城居住的农民,对自己的承包地有“鸡肋”之感,虽然离开了农村,既不耕作自己的“责任田”,也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致使大量土地荒芜。
  3.2 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缺失
  农村流动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占绝大多数。他们思想相对开发,接收新事物能力强,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种养业技能,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体。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破坏了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导致农业发展推广乏力,无形中增大了农业发展的生产成本。
  3.3 造成农业科技推广乏力   外出务工的农民多为农业发展的“精英”和“领头雁”,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劳动技能强,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在家劳动力年龄均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消化和接收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对新事物难以接受或不感兴趣,习惯安于现状。因青壮年外流,劳动力匮乏,导致实施增收产业项目推进乏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业科技推广难以落实。
  4 降低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负面影响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土地收益,增强农业基础地位
  通过对坡地、摞荒地进行综合开发、整治和改造,实施土地复垦整理,完善沟、路、林渠,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供土地保障。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纵向发展,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加工增值环节中去,不断增强科技推广对粮食增产和打造农产品品牌的助推作用。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或政府补贴,逐步缩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促进农业商品化、现代化,提高农民务农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从事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劳动报酬的差距,稳定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4.2 探索经营模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
  推行土地合理流转制度化,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按“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县、乡(镇街)、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完善以转让、出租、抵押、入股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对土地“弃之不愿、用之无心”的后顾之忧,有力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大力推行“股份 合作”流转模式,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证入股加入合作社,将土地的使用产权转移给合作社,按股获得收益,允许合作社以土地使用产权向金融部门进行抵押贷款。建议由国土部门牵头,金融部门配合成立农村土地等级评估機构,为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提供交易平台;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保证流转双方的权益;推行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化,在加快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股份公司、专业协会等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同时,逐步将村(居)委会代行的经济管理职能分离出来,由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
  4.3 注重合理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坚持优化布局、集中发展、培育特色的原则,走“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发展路子,围绕“烟、芋、薯、蓄、林”5大主导产业,主推16种发展模式,尊重农民自主发展意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农村土地的土质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经济类作物或特色效益农业(如鞍子镇的油茶),以改变过去单一的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后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发展一些劳动力强度不大的经济作物,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和效益;按照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在不影响主导产业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探索套作模式(如油茶套种魔芋,油茶套种红薯),以增加土地收益,提高土地利用率。
  4.4 培养新型农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培养职业农民,依托乡镇农校、农民夜校、田间学校,对以务农为生、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职业农民”开展科学技术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现场示范和入户指导等实践教学为主,加快“苦力型”农民向“智力型”农民转变;培育新型农民,采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能够带动群众科学发展的村干部,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指导有力的农民技术员,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和能手,一批新办实体促进流通的经纪人,形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群体;鼓励农民工创业,通过放宽创业准入、实行税费优惠、创新金融服务等,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在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房屋、闲置土地创办各类企业、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4.5 落实惠农政策,规避农业生产风险
  鼓励信贷支持,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林权的确权工作,积极培育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担保体系,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建议设立县财政支农基金管理委员会,建立统一的支农基金账户,实施支农基金委托管理制度;实行财政补贴引导农户发展规模经营,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采取财政贴息和担保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培育;采取补助方式支持订单农业和原料基地建设;推行农业保险,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粮油、畜禽、特色产业等大宗农产品生产领域进行政策性保险,分担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逐步形成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保险公司多方合作、全程保障的“合作 保险”农业保险机制。
  作者简介:任小东(1987-),男,苗族,中共彭水县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科研科负责人。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解决二手书被大量贱卖、焚烧、随意丢弃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文中采用MySQL和Java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二手书交易系统,使大量未被有效利用的二手书籍在该系统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二手书籍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二手书;MySQL;Java;交易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9)02-0-02  0 引 言 
摘 要:本文介绍了凌源市林业局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科学造林、提高成活率,专业队伍造林、确保造林质量,突出重点、抓好精品工程及抓育苗基地建设、招标采购优质壮苗”等办法,这些都是完成造林目标建设美丽凌源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凌源林业局;造林绿化;美丽凌源;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56  凌源市林业局主要负责凌源市造林绿
摘 要:针对河流治理中采用传统治理模式所产生的生态问题,本文从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基于文化理念的河流生态修复案例重点介绍了新时代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及模式,并以富平石川河为例,展现了河流整治与周边商业开发的完美结合,且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较好。  关键词:生态修复;河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利用吉林省气象局2007—2012年吉林省雷暴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吉林省年均雷暴日数、年雷暴日数、月均雷暴日数、月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吉林省中部和东部山区为雷暴高发区,东北为低雷暴区。2009年为吉林省近几年雷暴最多的年份,2009年后年雷暴日数呈降低趋势,各地年雷暴日数变化趋势相近。吉林省雷暴天气97%集中在4—10月,6、7月最多,占全年的55
摘 要:微生物肥料,具体指基于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满足再生条件的一种肥料。将其应用于土壤改良及农作物生产中,能够发挥出显著的功效。日前,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食作为当前生活的重要条件,需求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避免过度种植造成土壤营养超负荷供给,应当着重加强土壤改良,即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制作可再生肥料,从而实现增产、减负目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微生物肥料对土壤改良作业及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主要应用
摘 要:农民规避风险的需求是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起因,小农面对巨大的生产和市场风险,需要通过组织化来规避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織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对农民农业生产的经济风险的规避上。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引申出了“公司 农户”、“合作者 农户”等以订单为连接点,连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的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内不以营利
摘 要:针对我国传统池塘养殖设施化程度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能够提高能效的养殖池塘系统,实现在一个池塘内养殖多种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鱼类,并避免不同种类、规格鱼类混养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满足不同品种鱼类的生长行为,集污排污、提高池塘养殖能效和生态效率及效益的目的。根据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系统养殖团头鲂商品鱼的单位产量可达到1773.5kg/667m2,比对照养殖池塘(1374.5kg/667m2、1
摘 要:本文利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观测了2013年福州市土壤水分的主要要素,分析了该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而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小,外界环境对表层土壤的影响较大,而深层土壤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耕作层的土壤湿度变化规律和降水量变化较为一致;在高温季节,台风所带来的降水对土壤湿度的改善极为显著,耕作层(10~20cm)土壤含水量受降
摘 要:大青枣营养成分丰富,颇受消费者青睐,产值高、收益好。但是其生长环境和病虫害均会影響大青枣的品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大青枣的品质,有移植管理、肥水管理、花果管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所以做好这些基础管理,有利于培育优质高产的大青枣。  关键词:大青枣;高产优质栽培;病虫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5 文献标识码:A  大青枣广泛生长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其口味美味可口、果肉香脆、营养丰富
摘 要:2016年德惠市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正常略高,降水特多,日照正常略少。3—6月、9—12月降水特多,7—8月降水特少,雨量时空分布不均,8月份,德惠市出现了阶段性高温少雨时段和低温少雨时段,8月29日前,大部分地方出现旱情,部分地方玉米出现黄角现象,影响玉米灌浆,秋冬季多雨雪不利于粮食的晾晒和仓储。主要出现冰雹、暴雨、暴雪、寒潮、台风、大风、干旱、雾和霾等天气气候事件。  关键词: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