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归来》与原著《陆犯焉识》体现两种不同的历史叙事策略和文化价值立场,小说从女性视角切入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史,在跨度长达六十年的历史维度中,描绘了一幅人性退化和社会变迁的整体图景,并将母性精神看成历史的最终救赎。电影则侧重于创伤记忆的情感治疗过程,将苦难叙事虚化,将情感泛化、空壳化、抽象化,这些都使电影丧失了原著的历史感和批判性,转而成为政治创痛的一剂情感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