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从课程引入、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硬件思维贯穿、实践教学改革等四种针对“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董素鸽(1983-),女,河南叶县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助教;李华(1972-),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助教。(河南郑州451150)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46-02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电子设计过程中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1]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和可编程器件的编程等各项工作中。
  随着半导体技术及电子信息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在信息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领域也涉及产业链中的几乎任何一个环节。一方面是社会上对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的急需,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校中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培养的落后,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促使众多的高校开始在电子信息、微电子技术等专业中开设“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如今,该课程已成为众多信息类学科的专业必修课,这为我国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的培养和充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出基础牢、思路清、知识广、能力强的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
  一、“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的特点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电路设计、电路测试与验证、版图设计、PCB板开发等各个不同的应用范围。而当前“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置多数侧重电路设计部分,即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数字电路。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具非常突出的特点。
  1.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
  有广度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电子设计自动化所包含的各个不同的应用环节都要让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把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真正含义,以便于他们建立起一个全局概念。有深度即在教学过程中紧抓电路设计这个重点,着重讲解如何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硬件电路,使学生具备电路设计的具体技能,并能够应用于实践和工作当中。
  2.突出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
  在众多高校开设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中,多数是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作为学习重点的。而VHDL语言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语言,与C语言、汇编语言等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门语言与前期所学的其他语言的区别,并通过实例,如CPU的设计及制造过程,让学生明白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的真正用途,并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必须两者并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学习中要突显语法要点和电路设计思想,[2]并通过实践将这些语法与设计思想得以加强和巩固,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方法总结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针对“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特点,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以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世界
  电子设计自动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让他们能够快速地进入到这个世界中,并了解这个世界的大概,从而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是每个老师在这门课授课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授课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由于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此,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一些比较直观的内容来让学生了解这个领域。从学生最熟悉的电脑CPU引入,通过一段“CPU从设计到制造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流程与方法,并引出集成电路这个概念。
  通过早期的集成电路与现在的集成电路的图片对比,引出EDA的概念,并详细讲解EDA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使用EDA技术实现的当前比较主流的产品及其应用,提高学生对EDA的具体认识。这些方法不仅使学生对EDA相关的产业有了相应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踊跃地投入到“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学习中。
  2.以实例展开理论教学
  “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学习内容包含三大部分:[3]硬件描述语言(以VHDL语言为学习对象)、开发软件(以QUARTUS II为学习对象)和实验用开发板(以FPGA开发板为学习对象)。
  硬件描述语言的学习属于理论学习部分,是重中之重。对于一门编程语言的学习来说,语法和编程思想是学习要点。在传统的编程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将语法作为主线,结合语法实例逐渐形成编程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陷入到学编程语言就是学习语法的误区中,不仅不能学到精髓,还会因为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倦感。
  如何能使学生既能掌握电路设计的方法,又轻松掌握语法规则是一个教学难题。笔者改变传统观念,将编程思想的学习作为教学主线,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以具体电路实例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分析电路的功能入手,熟悉将电路功能转换为相应的程序语句的过程,并掌握如何将这些语句按照规则组织成一个完整无误的程序。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语法规则。由于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重点都放在电路功能的实现上,而语法的学习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也不会产生厌倦感。由于语法时刻都需要用到且容易忘记,因此在后期的实例讲解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巩固之前所学过的语法现象,以避免学生遗忘,以此让学生明白,学习编程语言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电路设计。通过一些实践,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此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贯穿始终
  硬件描述语言与软件语言有本质区别。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硬件描述语言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之前所学的C语言等软件编程语言的思维惯性的应用于VHDL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这对于掌握硬件电路设计的实质有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最初引入到最后设计电路,都要始终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贯穿其中。
  在讲述应用实例时,需要向学生分析该例中的语句和硬件电路的关系,并强调这些语句与软件语言的区别。以if语句为例,在VHDL语言中,if语句的不同应用可以产生不同的电路结构。完整的if语句产生纯组合电路,不完整的if语句将产生时序电路,如果应用不当,会在电路中引入不必要的存储单元,增加电路模块,耗费资源。[4]而对于软件语言,并没有完整if语句与不完整if语句之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的if语句对应的硬件电路结构特性,可以通过一个小实例综合之后的电路结构图来说明。
  如以下两个程序:
  (1)entity muxab is
   port(a,b:in bit;
   y:out bit);
   end;
   architecture behave of muxab is
   begin
   process(a,b)
   begin
   if a>b then y<='1';
   elsif a   end if;
   end process;
   end;
  (2)entity muxab is
   port(a,b:in bit;
   y:out bit);
   end;
   architecture behave of muxab is
   begin
   process(a,b)
   begin
   if a>b then y<='1';
   else y<='0';
   end if;
   end process;
   end;
   (1)(2)两个程序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程序(1)中使用的是elsif语句,是一个不完整的if语句描述,而程序(2)使用的是else语句,是一个完整的if语句描述。这一条语句的区别却决定了两个程序的电路结构有很大的不同。(1)综合的结果是一个时序电路,电路结构复杂,如图1所示。而(2)综合的结果是一个纯组合电路,电路结构非常简单,如图2所示。通过综合后的电路图比较,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两类语句的区别。
  强化硬件电路设计的思想,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规范、高效、资源节约的设计风格,培养一个优秀的硬件电路设计工程师。
  4.通过实践拓展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用实践训练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使他们达到能够独立设计较复杂硬件电路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程实践和毕业设计内容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强化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习“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即将进入大四,此时他们的毕业设计已经开始进入选题,开始了初步设计的过程。笔者先在实验课堂向学生布置一些常用硬件电路设计的题目,比如交通灯、自动售货机、电梯控制器等,让学生体会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实用性,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分组组建实践小团队,让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较复杂的电路系统,比如遥控小车、温度测控系统等,鼓励他们将所做的内容与毕业设计对接。其中大部分同学通过这些训练都可以掌握硬件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有一部分同学还能设计出比较出色的作品。此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以后的继续深造和工作做了铺垫。
  三、结束语
  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把握课程的全局性,了解和熟悉电子设计自动化行业的状况和最新动态;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培养出厚基础、重实践、有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松,黄继业.EDA技术与VHDL(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Roth,C.H.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M].金明录,刘倩,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陈立静.EDA技术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3):83-84.
  [4]曹瑞.EDA技术与CPLD/FPGA开发应用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宋秀丽)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结合湖南城市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实施,以制订出有利于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周建存(1977-),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城市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陈伟宏(1976-),女,湖南益阳人,湖南
期刊
摘要:有关国家标准、各校自拟格式要求与模板是规范毕业论文格式的主要依据,对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排版格式均提出了要求。规范的毕业论文格式有助于准确表达科研成果,便利信息交换与处理及学术成果的评价,并使行文简练、版面美观。通过了解格式规范的作用、准确把握格式规范要求的含义、推荐阅读先期论文、增加论文写作实践等措施,可以落实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关键词: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作用;国家标准;模板  作者简
期刊
摘要:“钱学森之问”的本质就是对我国现存的教育制度的反思,指出了我国教育的弊端阻碍着杰出人才的培养。钱学森的学术成长过程说明,杰出人才的培养是脚踏实地尊重科学精神的结果,而解决“钱学森之问”即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关键在于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并提倡创新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创新体制;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祁志生(1969-),男,山西介休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黄民(1
期刊
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身心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但与大学生群体主流趋势相对而生的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超学制学生群体。尽管这部分学生在总数上比例不大,但近年来超学制学生的人数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如何寻找新形势、新情况下超学制学生群体教育管理的思路,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超学制;群体;管理  作者简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的产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演变的一种制度创新。它的产生和发展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依据教育部2008年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结合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状况,提出走依托传承、创新自强的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依托传承;创新自强;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何啸峰(1971-),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副
期刊
摘要:根据可拓评价理论,从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三个方面建立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并构建其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根据指标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确定其权重系数。通过逐级计算得到目标层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从而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总评等级。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在评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面是有效且可行的,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可拓评价;毕业设计;教学
期刊
摘要:实施普通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理念,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系统,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工程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积极引导并大力开展学生课外创新活动,进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科与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的交叉融合。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拓展革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人才培养内涵,提升了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形成了办学特色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的主要方面是因为双方利益不一致,影响了合作质量和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坦诚交流,扩大共识;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提升学校自身的“魅力”;创新思路,开创合作新途径;积极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质量;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贾建忠(1975-),男,新疆乌鲁木齐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期刊
摘要: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分析了高等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方面培养模式上的缺陷、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以技术类课程为核心、加强“校企共建”模式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内容。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作者简介:王煊(1978-),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增科(1983-),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高考复读这一社会现象,从社会因素、学校鼓励、家庭名校情节、个人主导因素四个方面可以得知复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预见这一现象给个人、学校及社会带来的利处与弊端。引导和规范高考复读市场,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社会和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复读原因;利弊  作者简介:邱纪香(1987-),女,江西宜春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康玉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