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马克思学”——苏联、东德评论综述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产生的背景“马克思学”是近十几年来在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中兴起的一门“科学”。它以“研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为名,用资产阶级的观点,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使它符合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需要,解除革命人民的思想武装,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制度服
其他文献
<正> 现代民主是形式的,这是最一般的理解。但是我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这个“形式的”。右派和一部分反对现代民主的左派人士,把“形式的”含义跟“不真实”、“只是表面的”、“假的”等同起来。他们常常不切实际地怀念古代的民主,认为那才是“真实的”、“有内容的”,因而是“真正的”民主。这样的罗曼蒂克怀古病者应该正视历史事实。首先要看到,非形式民主的有效范围已经被大大地限制
产后出血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而严重威胁生命的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常规凝血指标在诊断DIC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就产后出血与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正> 日本从飞鸟、奈良时代开始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从明治维新起转而吸收欧美文化,其结果是缺乏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虽然日本现在取得了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在培养科学技术人材方面的后遗症十分严重,成为今日日本科技界研究的一大课题。独创性的研究要具备三个条件:(一)要依靠自己,不要依赖干模仿;(二)要创新和独树一帜;(三)要有社会阶值。从下列数据可以看出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在世界所占的地位:从1901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内。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共有349名。其中美国121名,居第一位,占总数的三
本文作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教授.这篇文章是受亚洲研究协会中国和内亚理事会委托,为《中国古代史论丛》撰写的.作者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情况,也谈到我国台湾学者的研究,在展望未来研究方面,认为值得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并提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历史所作的富有生气的和令人满意的解释",是重要任务之一.
临终护理 ,也称“临终关怀” ,即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卫生服务。我国将预计能存活 2~ 3个月的病人视为临终病人。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地为护理对象确认
本文立足于伦理学的视角对于集体主义从肯定和否定,即“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样两个维度进行了阐述,提出集体主义其实是一种公德,即合乎公正的德性,而并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个人的对立面,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西方伦理学对于集体主义的不同理解。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新工具以广西为例探讨西部产业结构转变与人力配置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调节机制。得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就业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就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与人力配置协调发展的成功关键因素。并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人力配置高度化变化进行调幅,预测了第三产业就业力发展的需求。
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成、发展离不开跨文化的境域,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这种跨文化境域中并不是一路畅通,西方文化的制导、消费文化的操控、艺术家的商业化转型、中国艺术机制的滞后都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下困境。省思这些问题,其意旨则是在中国当代艺术未来之途的营建。
由于传统的ERP无法满足现有供应链计划的需求,高级计划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从高级计划系统产生和发展出发,论述了高级计划系统的定义、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同时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分析展望。
经济增长是大多数国家追求的目标,但经济增长通常会经历一个扩张与萧条的周期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任何国家都难以逃避经济危机。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