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附30例报告)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80~360 min(平均240 min),术中出血量150~450mL(平均220 mL).术后4~8d恢复肠道正常蠕动功能,随访时间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30例术后均能恢复较满意的控尿功能,平均膀胱容量约398mL,平均夜尿1~3次;1例出现夜间遗尿;2例出现尿漏;膀胱镜检查无尿道肿瘤复发;2例死于原发病转移.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血生化指标均正常,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积水.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恢复快、术后控尿满意等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应用适应证、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至12月共5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分为单孔后腹腔镜组(25例)与常规后腹腔镜组(2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效果良好,无术后并发症,无术后复发.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别.单孔后腹腔镜组手术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接受手术和麻醉的脆弱肺功能患者逐年增加.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保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目的 了解影响肺功能的因素及相应的肺功能保护措施. 内容 综述围手术期影响肺功能的因素以及肺功能保护的策略和方法. 趋向 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肺功能的潜在因素,采取围手术期肺保护措施,预防和治疗术后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
研究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FGF19、FGF21及FGF23参与糖代谢调节.FGF1主要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减少肝脏乙酰辅酶A合成、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以及中枢机制发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至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65例需要行血液净化治疗的CRF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24例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dialysis and hemoperfusion,HD+ HP)、21例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20例予腹膜透析(Peritone
背景 目前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策略有:输血、控制性降压、合理使用药物、血液代用品和体温保护等措施.其中最基本的措施是输血和容量替代治疗. 目的 探讨有关输血与容量替代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内容 就血液保护中输血、晶体液治疗、胶体液治疗及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等几方面进行概述. 趋向 关于输血治疗的临床实践仍然不够理想.目前仍不能确定晶体液和胶体液可广泛安全的使用于各类手术患者,今后仍需要在这方面做出进一
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由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而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血糖波动与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介素
背景 了解术中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危险因素有利于APE的及时诊治. 目的 为术中APE的诊治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 对近年来术中APE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文章及病例报道进行回顾分析. 趋向 术中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术中APE的诊断提供相对可靠的指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用于短期抗凝治疗及癌栓的切开取栓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睾酮水平低下是男性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变、尿毒素、合并严重疾病、高龄、慢性炎性反应、营养不良等以及相关的药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