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适应慈善新常态的几点思考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慈善在重大灾难捐赠和志愿服务等方面曾展示过自己的无比辉煌。在那些特殊的日月,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心被激发得淋漓尽致,它所释放出的社会正能量令人倍感骄傲和自豪。但那些“热月”过后,某些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和行为也曾遭到抨击和诟病,一股股巨大的舆论潮让人们感到爱心受到亵渎,似乎以往的慈善一无是处。经过几番大起大落之后,人们对慈善的认识、评价逐步变得更加客观和理性。现代慈善在制度和行为的规范上也日趋成熟。
  经历了这一场场风波,在考验面前的确使方兴未艾的中国现代慈善很受伤。甚至有人预言,要恢复受损的公信力和“元气”至少需要几十年。但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看来,这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至少它使我们的头脑更清醒,制度更完善,行为更稳健,特别是对慈善新常态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慈善的高潮往往与灾难救助相伴生。但激情四射的爱心冲动和慈善行为不会永远保持在一个水平上。何况救灾中的慈善作为非常态化的行为只是慈善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也不可能取代慈善的全部。如果我们仅仅把非常态化慈善作为衡量慈善状态及发展的标志、尺度,那无疑是对慈善的片面认识和误解。其结果既不利于增强做好慈善工作的信心,也不利于调动广大民众以积极的心态促进常态化慈善的可持续发展。
  常态化的慈善是慈善事业发展之本,它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我们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慈善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慈善的创新就会应运而生,慈善的心态就会更加平和自信,慈善的内容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我们提出如何认识和适应慈善新常态这个概念和命题时,不是对传统常态慈善活动及行为的否定,而是启发人们面对当前慈善客观环境、条件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使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更加地适应时代发展,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发展之路。
  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认清慈善新常态的几个显著特点。依笔者看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人们对慈善理念的认识有了新飞跃
  现代慈善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人们不仅认识到社会义制度下也需要发展慈善事业,社会福利永远不能取代慈善;而且还认识到慈善事业不仅在价值观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在物质层面上也应当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虽然以“配角”身份出现,然而不可或缺。
  在长期实践中,人们对现代慈善需要有信誉的中介机构,需要公开透明的运作成本,需要政府的支持、监管与引导,需要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宣传与监督等,不仅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获得了认可。这便为慈善事业大发展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 植根基层的慈善网络基本形成
  在政府支持引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形成了以公募和非公募慈善组织以及草根慈善组织为载体的纵横交错的庞大慈善网络。这种三位一体、长期并存、优势互补的慈善大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现代慈善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组织保障。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慈善的重点应当在基层。只有社区、乡镇慈善活跃和发展,现代慈善才有基础和无限生命力。试想, 当慈善全覆盖,基层网格化功效得以充分发挥时,还担心被遗忘的角落得不到惠及吗?
  三、 尽责的政府行为为慈善创造了宽松环境
  在救灾、扶贫、助教、医保等重大社会保障方面,我国的政府责任和实施力度十分凸显。不但明确规定慈善捐款不得划入国家和地方财政,而且不断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重大灾难面前,无论是组织实施救援还是灾后重建,政府总是在第一时间率先垂范,始终把灾区冷暖系在心上,尽量减轻全国民众的负担。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种从政为民的模范作用,不仅使民间慈善环境更加宽松,也进一步从更深层面促进了广大民众慈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结果既有利于保护群众的捐赠热情,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也有利于克服民众激情下极易产生的无序状态和盲目性。使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避免浪费,充分发挥实效。
  四、慈善组织和行为逐步回归民间性和社会化
  随着政府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简政放权和对社会组织功能、作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政府已明令在职官员逐步从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中退出,对退休官员在社团中的任职也有了明确规定和限制,从根本上明晰了角色分工,彻底改变那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状况。这对慈善组织回归民间性和社会化无疑将会产生积极影响,使慈善组织功能和潜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五、慈善的功利思想日趋淡化
  强捐、诈捐、骗捐等现象渐渐失去市场
  人们在实践中,对慈善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慈善的内容、行为方式渐渐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反对沽名钓誉和大搞形式主义的“作秀”,不再盲目跟风。一些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在继续带头捐赠的同时,想得更长远更务实。他们有的不再围绕捐赠额度高低搞攀比,转而把慈善纳入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慈善的多样化上投精力下功夫,让“人认可慈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六、慈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日益被人们所接受
  慈善钱与物的捐赠是慈善物化的重要形式。它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被捐赠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但它决不是慈善的全部。我们在加强募捐工作的同时,决不能忘记和忽视慈善的多元性和多样化特征。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慈善教育是慈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人们从小受到的慈善教育,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价值取向。只有牢固树立起利他主义的慈善观,才有助于不断增强慈善自觉性。前些年由民间慈善组织编撰的《慈善读本》,无疑是对慈善教育的新尝试。在一些省市,由于领导重视和支持,已有了“慈善读本进校园”的良好开端,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有助于陶冶情操。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和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在推广和普及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先行先试者毕竟要经历坎坷与困惑,但我们总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充分认识和研究慈善新常态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有助于我们对慈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发展走向有一个全面了解和判断。慈善有其自身的发展运行规律。单靠大轰大嗡“运动式”的动员和指标化推动,从长远看非但与于事无补且极易让民众产生慈善疲劳症甚至形成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我们长期不懈努力,如能使全民族的慈善意识不断提升和养成,能使人人做到“不为善小而不为”便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在慈善新常态下,相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增强信心,把握政策,大胆创新,善于发现和培植新生事物,稳妥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必然会沿着健康的轨道胜利前行,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精神,积极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编辑了《慈善读本》小学和初中版,在全国选择九个城市试点赠阅。马鞍山市为首批九个城市之一,接受了《慈善读本》小学、初中版各5000册捐赠。2011年11月3日,马鞍山市在实验中学举行了“《慈善读本》赠发仪式”,全市三县三区59所中小学受赠读本,并作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学校。各试点学校通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浙江宁波《大爱》《绍兴慈善》和《温州慈善》,了解了各杂志的内容与特色,也透过这扇慈善宣传的“窗口”,明晰了浙江省三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本期,我们一起走进河南,走进中原慈善宣传的舆论阵地。  “三驾马车”打造河南立体式宣传阵地  河南省慈善总会以河南慈善网、《阳光慈善》杂志、官方微博平台三种自有媒体为依托,打造立体式全辐射宣传阵地,成为慈善宣传工作的“三驾马车”。  河南慈善网是
“慈善”并不在乎你捐出多少,只需你用心去做。  ——题记    我以为天空只是表面清澈透蓝,而里面却是肮脏不堪,但是我错了;我以为花儿只是外表娇媚动人,实际毫无用处,但是我错了;我以为社会只是看上去光鲜亮丽,实际却被黑暗和阴霾笼罩着,但是我错了。  有一个年轻人饥寒交迫,流浪在外,一天这个年轻人终于支撑不住了,晕倒在一个富翁的门口。这个富翁的房子富丽堂皇,房顶瓦片上的装饰更是精雕细琢,那雕刻在房子
6月17—19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陕西省慈善协会与《慈善》杂志协办的2014年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中华慈善总会、各省市自治区80余家慈善会的200余名代表们,共商加强和改进慈善宣教工作大计,以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时隔多日,再回首若干细节仍是逡巡可查。  克勤克俭,一次别样的全国慈善宣传工作会  6月17日古城西安,陕西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夕阳下
7月21日,中华慈善总会包虫病治疗中心和解放军第302医院技术帮扶医院挂牌仪式在拉萨举行。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为挂牌仪式揭幕。西藏自治区卫计委书记王亚蔺致欢迎辞。中华慈善总会会长李本公发表讲话。解放军第302医院副院长李进、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芹华分别代表医院发言。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自治区副主席多吉次珠、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等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出席
周末带着女儿去郊外爬山。初春的早晨风和日丽、碧空如洗,来爬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女儿在室内猫了一个冬天,看到了青山绿草、红花绿柳,她就像一只飞出笼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我紧跟在女儿身后,山上嫩草吐绿、空气清新,婉转的鸟鸣在林间跃动,我和女儿说说笑笑地向山上爬去。  来到了山顶,我和女儿坐在一块光滑的青石上,有些累了,坐下来边喘着气,边瞭望远处的田野耕地。山顶上驻足了不少人,晒着阳光,望着远处的
小时侯,总觉得慈善是别人的事,离我非常遥远,我常常趴在窗口痴想,能有一位救世主,一位大慈善家帮助我贫困的家从此不再贫困……   等啊,盼啊,这一天,他终于来了,但他来时我的心却笼罩着一层难以褪去的纱。二零零二年六月九日,这是一个镇安人都铭记于心的日子。那是一个晴朗的星期五,满怀愉悦的我背着小书包哼着歌回家,临走时,我又看了学校一眼,学校的样子定格在我的大脑,也注定从那以后只能定格在我的脑海。平静
四月的江城,花香沁人,书香四溢,在全市如火如荼开展创建“读书之城”之际,武汉市慈善总会也适时推出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播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让爱在青少年心中成长。   4月23日下午,由市慈善总会、武汉万达东湖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暨《慈善读本》阅读征文大赛(武昌赛区)”启动仪式在武昌区棋盘街小学举行,向首批5所小学发放4200册慈善读本。   小学版《慈善读本》像
2012年2月17日,“天津市劳模先进人物健康查体暨关爱劳模健康行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市职工医院隆重举行。天津市总工会副主席黄淑玲、天士力集团总裁吴迺峰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天士力集团向广大离退休劳模捐赠了价值187.5万元品牌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把健康送给曾经为天津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劳模们。   天士力集团以全面国际化为目标,全力推进“一个核心带两翼”大健康产业高端化,已经形成了以生
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最美的音乐是慈悲。”说的很对,不是吗?拜读了《慈善读本》后,我了解了更多的关于爱与奉献,更多的关于理解、尊重与平等。   这本书将慈善这个庞大的主题分为六个部分。不仅告诉我们关于慈善的方方面面,更为重要的,它为我们诠释了怎样才能做到行动上的乃至精神上的慈善。   说到精神上的慈善,我不由想起了一种病毒——AIDS,艾滋。它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