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晚年设想与社会主义事业

来源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 ,是对他世界历史思想的科学拓展与理论延伸 ,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的理论意义 ,在于它揭示了通过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文明成就的途径来开创世界历史发展的可能性。这与现今我们所致力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某些方面构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The notion of non-capitalist road proposed by Marx in his later years is a scientific extension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his historical thinking in the world.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on-capitalist road assumption lies in the fact that it reveals the capital absorption through the Karfting Canyon that spans the capitalist system The system of institutionalized civilized ways to creat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history. This is in certain 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we are devoting to today.
其他文献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 ,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南。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是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建党纲领和行动指南。如何实践“三个代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人 ,是实
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分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在根本制度上的一致性和在具体做法上的差异性,从而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
瞿秋白为中国左翼文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原理 ,他的文艺思想对“左联”作家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 ,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
在考察西方“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认为90年代国内文化研究的兴起,并非是西学影响的结果,而是中国本土社会文化。理论研究发展的逻辑必然。“文化诗学”的出现,不失为一种对中国文
冷战结束后,人类迎来了以知识经济取代资源经济、全球市场取代垄断市场、帝国主义与依附时代终结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是指毛泽东本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看法.它既有正确的理论观点,也包括工作中的失误.本文试从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思想动机与社会
邓小平教育理论精辟地分析和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教育的本质、规律、作用、目标和指导方针,其内容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前瞻性.
江泽民主席特别关注知识经济与创新问题,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知识经济与创新问题的重要讲话,其创新思想包括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思想、创新人才观及制度创新思想等众多
本文从剩余价值学说到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分别说明它们各自的概念 ;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是怎样实现的 ,生产要素又是怎样参与分配的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