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科学研究 致力技术攻关 规范经营管理 服务主营业务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q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研院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国际一流研究院”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管研院在科技创新、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营管理;人才管理;合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集团)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宏伟目标,并提出了三个“60%”、两个“倍增”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管研院)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国际一流研究院的发展目标。按照这个目标,管研院全体干部员工紧紧围绕“服务中国石油集团主营业务发展”这一主旋律,坚持科学研究、质量监督和工程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潜心科学研究、致力技术攻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规范管理,正向国际一流研究院的目标阔步前行。
  潜心研究 着力创新 夯实发展基础
  管研院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立院之本,以制度为保障,以国家、中国石油集团科研項目为载体,依托所属四大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石油管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着力开展研究和攻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注重完善科技创新机制,陆续出台《技术创新激励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及转化激励办法》等科技成果激励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环境,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激情。高度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充分调动院内科技资源,设立院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围绕石油管工程技术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和前沿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在石油管的选材、优化设计与验证评价,石油管材及装备的失效分析及预测预防,石油管高温高压CO2腐蚀、H2S应力腐蚀,管道与油井管柱风险评估与完整性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专有技术,为未来长远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增强了发展后劲。强化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紧紧围绕油气田勘探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的技术难题进行项目立项,保证了研究工作有的放矢;项目实施中周密计划、密切跟踪、及时协调、动态考核,保证了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项目完成后严格验收和后评价,并及时将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保证了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十二五”以来,管研院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专利授权160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60余篇;出版专著和研究文集13部;制修订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13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余项(次),其中作为主要研究单位完成的“西气东输工程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钢级、大口径、高压力超长输气管道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中国石油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
  标准先行 强化监督 严把管材质量关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是生产、科研、设计、管理等单位和企业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和保证。管研院始终坚持将标准工作作为基础建设工程来抓,着力抢占石油管材标准制高点。成功申请成为ISO/TC67/SC2并行秘书处并担任副主席,为中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化领域争得一席之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密切跟踪行业核心标准,提交10余项ISO/API标准提案并被采纳,体现了行业技术引领地位。紧紧围绕中国石油集团主营业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健全石油管标准体系,制修订石油管材标准13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20余项,为保证重大工程和油气田用管材质量奠定了基础。结合油田和用户需求,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强化标准宣贯,保证了行业标准的推广应用。
  管研院以标准为依据,依托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完成了大量管材检测评价工作,有力地保证了管道工程建设和油气田开发用管材质量。坚持开展石油管材质量抽检工作,定期公布石油管质量动态信息,促进了石油管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围绕西气东输及二线、中亚管线等重大工程完成了大量力学性能、化学分析、实物评价等工作,有力地保证了重大工程用管质量和工程进展。密切结合长庆、塔里木、新疆等重点油气田需求,完成了大量管材检测、适应性评价、失效分析等质量监督评价工作,保障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安全可靠。
  服务主业 大力攻关 提供技术支撑
  管研院作为中国石油集团直属研究院,始终坚持工程应用型研究院的定位,始终坚持将服务中国石油集团主营业务发展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着力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围绕西气东输及二线、中亚管道、中缅管道、陕京二线等重大管道建设,管研院提供了选材决策支持、高钢级管线钢开发、管材检测评价、驻厂监造、技术咨询、失效分析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承担了多个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研究解决了X70/X80关键应用难题,“西气东输二线关键技术重大突破”入选中国石油集团2009年十大科技进展,X80高钢级大口径及管道建设配套技术已成为全球油气管道行业的领跑者。开展了X90/X100关键技术、0.8设计系数等研究,掌握了一批管道建设前沿技术,为高压大口径长输管道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开展技术咨询,解决了一批工程应用难题;通过失效分析提出了多项改进建议;监造钢管400多万吨,均一次试压成功;为重大工程按时建成及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围绕长庆、塔里木、新疆等重点油气田勘探开发,以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为重点,管研院提供了管材选用、设计优化、适用性评价、腐蚀与防护、驻厂监造、失效分析等一系列技术支持与服务。配合长庆油田“西部大庆”建设,针对低压低渗透的特殊工况,研究形成“API圆螺纹+特殊螺纹脂”套管技术解决方案,单井节约成本100万以上;针对塔里木油田“高温、高压、高腐蚀”工况对油井管技术需求,研究形成管柱设计及管材选用方案,联合开发了特殊扣、耐腐蚀等高端管材及应用配套技术;建立了国内独具特色的非API油井管应用技术体系,强化非API油井管设计、选材与驻厂监造,保证了油气田用管材质量;通过研究攻关推进油井管国产化,目前油井管国产化率已达到98%以上。   以人为本 规范管理 提升整体软实力
  人才是科研院所的立身之本。管研院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才队伍建设当作事关生存和发展的大局来抓。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建立了高层次专家人才队伍。引进国家百千万专家1名,培养国家级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选拔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及陕西省“三五”人才12名,竞聘院级各类专家23人。高度重视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采取基层锻炼、岗位成长、师徒制、育才工程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成才。近5年入院的科技人员中,一大批已经成长为科研骨干。强化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近年来,累计新增高级工程师以上40余人,20余人取得了博士学位,200余人次取得了国际、国家和行业的各类资质。认真落实“五定”(定员、定编、定岗、定责、定薪)方案,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创新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创效激情。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发展,目前管研院已基本形成了满足石油管工程发展需求的老中青结合、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石油管工程核心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民主决策,做到“职责清晰、流程顺畅、过程可控、结果可溯”。对全院涉及行政管理、科技管理、人事、财务、后勤管理等职能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更新,形成了包含150余项制度的《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更新调整,确保各项经营管理有制度可依。结合中国石油集团内控体系建设,对50余项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以及部门之间的工作接口,并对关键环节和风险控制点进行了重点标注,确保各项业务开展“公开、公正、阳光、顺畅”,既提升了管理效率,又保证了廉洁从业,降低了经营风险。结合具体业务建立100余个管理台帐,对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详细记录,便于责任追溯和综合分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会议研究、集体决策”,事关发展全局和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广泛征求意见,保证了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
  扩大交流 深化合作 增强国际和行业影响力
  管研院在建设国际一流研究院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开放与合作的姿态,通过战略合作、联合开展研究项目、共同开发实验设备、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等方式,与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合作,实现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互惠双赢,提升了在国际上和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国际合作方面,按照“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瞄准石油管工程前沿技术,与加拿大C-FER、意大利CSM、美国STRESS、日本JFE以及阿根廷TENARIS等20余个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了广泛合作。与加拿大C-FER研究中心在管道定量风险分析和油井管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与日本住友、新日铁等钢铁企业联合开展高钢级管线钢和高性能油井管相关技术研究;与美国应力工程公司開展油井管技术服务和装备研制合作;与国际著名公司TWI在管材焊接方面开展合作等。与此同时,管研院每年组织召开“高钢级管线钢”和“油井管技术”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上行业内的著名专家针对当前输送管和油井管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技术难题进行研讨,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国内合作方面,管研院按照“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互惠共赢”的模式,采取战略合作和JIP项目等方式,与塔里木、长庆、新疆等重点油气田,宝钢、天钢、渤装、宝鸡钢管等骨干钢铁和制管企业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在技术创新、解决工程应用难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搭建了石油管工程技术领域开放型研究平台,有效提升了整体技术水平,充分体现了行业技术引领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汽车制造业的生产量逐步提高,我国居民的汽车持有量不断攀升,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多的方便,但是其对于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本文就引起汽车污染物排放的原因极其危害,并针该问题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包括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法规措施、能源措施、科技措施等,为从事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
期刊
【摘要】兴隆桥于爆破拆除于2013年3月6日14:18起爆,爆破瞬间桥梁主拱向下坍塌,并将桥梁两侧墩柱向中间拉扯,整个桥面解体坍塌。飞石,震感不大,距离爆区11m墩柱及桥台安然无恙。本文以此案为例对定向爆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定向爆破;桥体拆除;爆破技术;实践总结  兴隆桥位于巴中市区南端西华山隧道南侧约220.0m处,由于新建工程陇桥互通立交C匝道需下行穿过此桥,此桥墩柱侵入C匝道正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能源与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直在进行,传统的动力工程将人们带入了动力的时代,使得人类的文明空前的繁荣。但是,在这繁荣背后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隐患。由于传统的动力工程对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工业产值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再加之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的能源动力工程。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动力  前言:能源动力工程的发展直接到社会经
期刊
【摘要】本文以实用性、趣味性与多样性为设计原则,针对语音与汉字的练习设计了四个不同的课堂活动。经实践证明活動均行之有效,达到了预期目标。调查反馈也表明学生普遍喜爱这样的课堂活动,且认为活动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但语音的练习只有做到音译结合才更有效。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活动设计;中学  1、引言  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开始学习汉语。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陇南经济飞速发展,公路交通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但是,由于交通量持续增长、车辆超载现象日益突出、现将如何进一步规范油路修补工艺,提高油路修补质量,浅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油路;修补  近年来,随着陇南经济飞速发展,公路交通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特别是灾后重建的全面完成,公路的等级不断提高、通车里程逐年增加、路况明显改善。但是,由于交通量持续增长、车辆超载现象
期刊
【摘要】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国家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反映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一方面。作为影响路面性能与质量的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就备受关注,它是决定车辆在其上行驶安全与磨损的关键因素,所以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从这方面出发,探讨了对其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希望给读者带来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平整度;质量控制    1、什么是路面平整度  路面
期刊
【摘要】青砖青瓦是传统的建筑材料,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代表着一种时代的印记和文化。旧砖瓦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能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砖瓦促进了建筑工艺的继承。砖瓦的新形象表现了对传统材料的批判式继承。介绍现代建筑创作实践中运用青砖青瓦较有影响力的建筑師及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砖瓦;建筑;传统材料;王澍    砖瓦是传统的建筑材料,体现着传统文化的情感。中国
期刊
【摘要】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井下作业人员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同时,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很多煤矿发生顶板事故,都是因煤矿顶板管理不到位引起的。作为云南东源镇雄煤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经过长期对煤矿顶板的观察与研究,对如何做好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见解。  【关键词】煤矿顶板管理方法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调查显示,煤矿各类事故中的顶板事故占
期刊
【摘要】人工湿地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技术、处理量灵活、低能耗、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为尽快解决嘉兴市区人民的饮用水问题,嘉兴市建设了石臼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出水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改善和提高水厂原水水质,为饮用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生态湿地;水源地;工艺;净化  1、工程概况  嘉兴市石臼漾水厂水源生态湿地治理工程,根据《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期刊
【摘要】作为体验活动的一部分,旅游与体验密不可分。本文以希拉穆仁草原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草原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原游客满意度的测量可以分为合理价格、内部管理、服务质量和综合环境等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原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验经济;草原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游览和观光,希望通过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