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曾欲买下谷歌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怪的是,雅虎两位创始人一起劝说红杉资本的莫里茨对谷歌进行投资,丝毫没有考虑到这家公司日后可能成为他们有力的竞争对手。”作家丹尼尔·伊克比亚曾这样感慨地点评。
  雅虎早于谷歌以搜索起家
  1994年,面对日益兴旺的网络,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杨致远觉得应该像图书馆一样把网站分门别类,并提供链接服务。他和好友大卫·菲罗一起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里手工排出一种索引列表,这可以看做是一种搜索引擎的雏形。
  当时也在斯坦福念书的、未来的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向大卫表达了自己的敬意,恭维师哥的成果很棒,称借助它在检索资料时可省很多功夫。
  不仅仅得到了谢尔盖的认同,杨致远和大卫的成果受到了斯坦福同学们的广泛认可,而且很快声名远播,传到校外。起初,他们的索引数据库存放在杨致远的电脑上,而搜索引擎则位于学校的服务器上。很快,过载的访问流量瘫痪了斯坦福大学的网络。后来,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络还被两个年轻人的搜索引擎多次搞瘫痪过,那是拉里和谢尔盖的谷歌。
  忍无可忍的校方把杨致远的网站扫地出门。杨致远开始与大卫正式创办了雅虎(Yahoo!)公司。公司起初设在一个拖车中,他们常常在那里过夜,里面充斥着破旧的衣物和过热的电脑。《财富》杂志曾将那个地方称作“蟑螂版本的圣诞节”。
  随后,天上掉下了第一块大馅饼。当时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非常喜欢雅虎的索引列表,1995年1月,他很随意地把网景浏览器上的一个重要按钮———网上搜索指向了Yahoo!。当用户点击这个按钮,就会被自动地引导到雅虎的网站。当年的网景浏览器如日中天,几乎把持了互联网的入口路径。于是,雅虎的知名度很快超过当时的其他搜索引擎公司,这种美妙的时光整整持续了一年。
  受人恩泽的杨致远和大卫此时心态阳光,愿意跟别人分享生活和创业的喜悦。红杉资本的莫里茨回忆:“大卫·菲罗非常欣赏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他早在斯坦福大学上学的时候就认识他们俩,他很愿意帮助他们。”大卫曾给拉里和谢尔盖一个建议:“如果你们真的相信自己的搜索引擎独一无二,并愿意挖掘它的潜力,最好的选择是暂停在斯坦福大学博士阶段的学习,创办自己的公司。这样,你们就能创造出适合搜索引擎的经营模式。”
  作家特里·普拉切特说过:“给人生一堆火,他会暖和一天。点燃一个人的激情,他会暖和一生。”
  雅虎羽翼益丰,这期间红杉资本曾对它投资。1996年4月12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交易。当日,整个华尔街沸腾了,股票起始定价为13美元,开盘后迅速飙升至43美元。
  一位分析家说:“雅虎在很多方面都已经领先同行,把它与其他的搜索引擎相提并论是不恰当的。”其余的搜索引擎公司可以争的只是第二把交椅。这是个残酷的竞争,参战者包括Infoseek、Lycos和Excite,谷歌那是未来的故事,此时江湖上尚无此名号。
  杨致远和大卫的成功故事传遍了斯坦福大学,他们多次受邀回母校做演讲。台下兴奋而又仰慕的师弟中,就有未来的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的身影。
  谷歌捡到“鸡肋”
  公司上市后,杨致远多次表示自己不看重钱,可是投资雅虎的资本势力却不这样想,它们需要盈利,刺激股价飙升,从中套现。
  因此,雅虎上市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获得收益,当时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虽然很激烈,但盈利模式不清晰。“早些年,单单把一个搜索框放在人们面前,别指望他们知道该怎么办。”大卫这样说。当时上网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体验。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杨致远对于搜索的思维空间原来很开阔,但在资本力量的影响下,逐渐封闭。诗人泰戈尔早就说过:“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
  在风险资本的引导下,杨致远和大卫让出自己的权利,让职业经理人蒂姆·库格成为雅虎的CEO。
  “关于搜索,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商业决定。”蒂姆说道,“搜索如果成为一项独立的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因为它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和带宽资源。现在的经济情况还不适宜做出这个投资决定。”
  蒂姆认为,网页广告才是盈利的主流模式,点击量最重要,因此没有必要做大量投入来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其余的搜索公司在这段时间也忙着将自己变为门户网站,他们和雅虎一样认为搜索技术不需要改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品牌都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失去了它们原有的特质。它们都变成了附带购物商场的游乐场。”《Search Me》的作者尼尔·泰勒这样评价。
  作家克劳斯·施梅写道:“当互联网用户在其它提供搜索功能的网站上眼花缭乱,失去方向感的时候,自然会被谷歌简明的风格吸引过去。”
  拉里·佩奇也说:“一些网络搜索公司总是试图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他们几乎把自己的本行都忘记了。不过,正是由于这些公司的‘不务正业’,谷歌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拉里和谢尔盖继续玩4年前师哥杨致远和大卫玩过的搜索引擎游戏,他们认为如果要挖掘互联网潜能,搜索引擎就要进化。拉里说:“Excite、Inktomi,还有雅虎对搜索根本不感兴趣,它们认为搜索只是一件普通的日用品。但是,我们认为网络搜索是一件需要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而这也是我们未来关注的焦点。”
  1999年1月,谷歌还身处车库,拉里的商务名片上印着他是Google!的CEO,这个感叹号体现了对Yahoo!的敬意。拉里显然把师哥杨致远、大卫当做了自己的偶像。
  师哥随后给谷歌小子扔来了一块大馅饼,当然师哥自己认为那是块“鸡肋”。2000年,雅虎开始把搜索引擎业务外包给谷歌,并宣称谷歌为“互联网上最好用的搜索引擎”。雅虎按年向谷歌支付720万美元的搜索技术服务费,这笔钱无疑雪中送炭,让谷歌有了宝贵的第一桶金。
  在成为雅虎合作伙伴的第一天,谷歌的搜索流量就翻了两番,达到1400万,这是谷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谷歌由此搭上了雅虎的飞速列车,就像4年前,雅虎搭上了网景快车那样。   eNews评价:“这是一个错将宝石当普通石头抛在一边的经典事例,类似于当初IBM将操作系统的业务给予一个名叫微软的无名小公司。虽然IBM认为自己只是把电脑的部份业务转包了出去,但比尔·盖茨却预见到了有朝一日,操作系统将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并对电脑具有战略性的影响。”
  雅虎准备买下谷歌
  2001年的一天,雅虎新任CEO特里·塞梅尔上任不久,杨致远和大卫建议他到谷歌看看,同拉里和谢尔盖接触一下。
  塞梅尔来自风格比较保守的华纳兄弟公司,上任时曾遭到硅谷人士的反对,因为他不使用电子邮件,对新技术不敏感。人们认为他是老顽固,是旧媒体的一个代表,是好莱坞的一个扈从。
  拉里陪塞梅尔一行参观完公司,然后请他们到谷歌的自助餐厅吃晚饭。塞梅尔惊讶于他们晚餐的丰富,拉里有些得意地说,这些提供给员工的晚餐是免费的。
  结合在谷歌观摩时的感受,塞梅尔心里产生了一丝疑惑:红杉资本为什么这样放任谷歌在福利上的挥霍?他们不顾及资产负债表上的平衡吗?
  享用完丰盛的晚餐,塞梅尔决定换一种问法来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是你们全球范围内的最大的客户,对吧?不过你我都知道,我们付给你们不超过1000万美元,对吧?”
  “对。”拉里忙不迭地回应。
  “那么,你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塞梅尔问,“看起来,你们并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
  拉里回答:“我们热爱我们所做的事情。”
  塞梅尔觉得拉里是在答非所问。杨致远和大卫在他来参观谷歌前,曾建议买下谷歌,雅虎当时资金宽裕,买得起,即使暂时看不清这项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此行参观,让塞梅尔对这个商业模式不清晰的公司心存疑虑,但他还是决定听一下杨致远的建议,试探着向拉里和谢尔盖询价。
  拉里和谢尔盖开价10亿美元,塞梅尔没有马上答复。过了两周,他准备接受这个报价,但拉里和谢尔盖称谷歌的价值已经升至30亿美元。
  塞梅尔有些恼火,他说:“你们的业务和两周前没有任何不同,不是吗?”因此,他放弃了并购谷歌的计划。
  多年以后,塞梅尔称丧失并购谷歌的机会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败笔,这有些马后炮的味道。当时雅虎管理层仍认为搜索业务不是个赚钱的门路,倾向于把搜索业务继续外包给谷歌。
  “可怜的雅虎认为自己属于内容行业,这也是它为何会聘请一位好莱坞的高管塞梅尔来做CEO的原因。他致力于把雅虎变成一个‘数字电影制片厂’,但雅虎本可以因拥有网络搜索能力而成为搜索引擎巨擘,它把这个位置拱手让给了谷歌;它本来也可以成为网络搜索广告业务先驱,但它同样放弃了这项权利,将之送给谷歌。雅虎到底属于什么行业?我想它从来没有确定下来。”《谷歌将带来什么?》的作者杰夫·贾维斯这样点评。
  谷歌在搜索技术上日益精进,《时代数字》杂志曾这样评价:“谷歌就像是一束犀利的激光柱,而其对手就像是一根钝木棒。”
  拉里和谢尔盖引导着谷歌,在通往搜索之王的宽广之路上飞奔。不过,他们很快将会遇到创业以来最凶险的一关,而雅虎又一次空降到他们面前,为其打开了关隘。
  绕不过的专利关隘
  “我们不会允许大牌程序员扎堆的某个公司,剽窃我们最好的构思。”2002年,Overture公司起诉谷歌侵犯其专利,其发言人威廉·泰尔这样说。
  在搜索领域,Overture公司是个被历史湮没的公司,它前身是GoTo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比谷歌早成立两个月。
  而GoTo公司在成立数月后,就建立起自己的商业模式,很快就拥有数几千家广告商。一家百货商店的业主约翰·沃纳梅克当时借用一句广告行业的古老的名言,说:“你知道你广告投入的一半都被浪费了,可是,你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半。有了GoTo,就不再有浪费了。”
  谷歌日后推出的关键词付费模式,与GoTo公司的商业模式如出一辙。“拉里、谢尔盖提出了精准广告模式,”施密特说,“这种模式和搜索相结合成就了一座金矿。”这种模式可以让广告客户在网上竞价,其广告自动与搜索词条相匹配。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承认这个想法源自GoTo,但他辩解GoTo没有对之进行改进,谷歌采用了这种模式并加以完善。
  在此前后,有人曾把类似的构想推介给雅虎,但当时的雅虎显然对搜索引擎技术已丧失了应有的敏感,他们拒绝了。
  雅虎由于船大难掉头,正逐渐丧失搜索先机。而GoTo与谷歌曾似乎并驾齐驱,GoTo在商业模式上比后者清晰,名字也更好记,而且它手上还有关键词搜索技术专利。看起来,GoTo应该在竞赛中胜出。
  可是,Goto随后犯了一个甜蜜但致命的错误,打个形象的比喻,它掉进了一个爬不出去的大蜜罐里。
  像谷歌为雅虎提供搜索服务那样,GoTo当时则得到了美国在线的合同。由于美国在线的业务庞大,GoTo管理层为傍上这个大款而兴奋,他们逐渐放缓自身搜索网站的发展,全力为美国在线服务。
  2001年9月,GoTo正式更名为Overture。这个新的名称复杂难记,不易得到普通上网用户的青睐,它给自己的定位是做广告商网络的桥梁,于是将面向广大上网者搜索需求的巨大市场“让”给了谷歌。
  谷歌在这段时间虽然继续为雅虎服务,但它从未放弃自己搜索引擎技术的开发。在GoTo公开了自己新的工作重心以及更名计划不久,格罗斯就发现谷歌正为成为一家纯搜索网站而赢得优势,GoTo走错了关键性的一步棋。
  但GoTo还有扳回的一次机会,那就是用自己手里的专利狙击谷歌。当时谷歌正在酝酿公开上市,专利官司会成为其拦路虎。
  谷歌风声鹤唳。不过,雅虎再次为谷歌扮演了守护天使的角色。
  雅虎向更名为Overture的GoTo发出要约,要收购它。塞梅尔暗示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条件,不然雅虎就会强化与谷歌的合作,Overture的股价就会狂跌,然后雅虎就可以用远低于它实际价值的价格买下它。
  最后,Overture签订了城下之盟,同意以16.3亿美元卖给雅虎。
  雅虎收购了Overture公司后不久,就给予谷歌使用Overture所拥有专利的永久许可权,而谷歌则投桃报李地支付给雅虎270万股谷歌股票,约为公司股份的1%。此项运作,其中隐约闪现着红杉资本的身影,因为它是雅虎、谷歌两家公司的投资者。对于红杉资本来说,可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在红杉资本原来的规划中,是利用谷歌对雅虎进行侧翼防护,但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阴差阳错,雅虎多次扮演了谷歌守护天使的角色。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谷歌发展路上的最大障碍被挪开,此后没有人能够阻挡它迈向搜索之王的步伐了。曾经创办了HotBot搜索引擎的安德鲁·安可尔评价:“谷歌的幸运之处,在于别人都搞砸了。”
  雅虎力图夺回搜索王冠
  “雅虎的互联网战略本身就错了,虽然它获得了短期的成功,但它错失了未来的战略机遇,从一个第二代互联网的领跑者蜕变为第一代互联网的官僚企业。”《十年蹉跎:微软王朝危机》一书曾这样评价雅虎的互联网战略。
  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爆裂开始,在谷歌渐入佳境的同时,雅虎则进入了全面的衰退期。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森评价:“雅虎有意创新,但由于对现有的网页广告业务恋恋不舍,使之面临两难境地。”
  2002年之后,雅虎扩张成拥有上万员工的巨型企业,过多的管理人员让雅虎变成“官僚型”企业。一位在雅虎工作过的技术主管称,“人人都忙于开会,经常会有20多个高管同时参加,结果什么事情都无法决策”。
  塞梅尔购买搜索引擎公司Overture后,迟迟没有启动大举进入搜索市场的竞争战略。时机贻误导致雅虎只能拼凑利用公司当时所拥有的搜索资源和技术。
  随着谷歌的蓬勃发展,雅虎终于认清了搜索市场的巨大价值。它痛定思痛,彻底中止了与谷歌的合作,准备推出自己的搜索技术。可惜它醒悟得已经太晚,谷歌此时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的搜索品牌。
  2006年,一家网络广告公司的副总裁杰夫·兰克托就说:“所有的广告客户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谷歌赢得了搜索市场的胜利。”在谷歌带来的巨大压力下,2006年雅虎股价比2005年下降了36%。
  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写道:“历史一向如此,它从来不会顾虑任何人的感受,它用它的残酷告诉所有人:第一意味着胜利,第二则什么都不算。”(本文摘自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谷歌风云》一书。)
其他文献
谁会将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建在养牛场旁边?奶牛的排泄物可以转变成甲烷,这是很好的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其转化的电力可以为数据中心的运行提供支撑。  惠普公司高级院士、惠普实验室代理主任Chandrakant D. Patel表示:“在选择数据中心的替代能源时,我们考虑了很多方案,比如太阳能、风能,但是这些能源的收集比较困难,也不是很稳定。我们最看好的还是生物能源。惠普实验室考察了很多美国的农场。经测算,我
在2011年,DLP投影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5%。问题随之而来,DLP投影机品牌众多,但是功能雷同,市场处在比拼价格的低端竞争阶段。随着竞争的加剧,众多DLP投影机厂商开始对产品进行差异化改造,加入了众多自己开发的个性化功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差异化方面,因为3LCD是自产自销,所以在研发上面拥有原厂商的支持,做得比DLP厂商要早不少。记者本次挑选了在功能差异化上做得非常好的3款投影机,进行评
尽管消费电子产品设计业务占上海龙域设计公司(以下简称龙域)整体业务的比例仅为20%,但龙域对该领域产品设计的理解值得聆听。翻开龙域的客户列表,其电子产品设计实力不容小视——在龙域长期合作的客户中,不乏英特尔、 松下、西门子、伊莱克斯等国际品牌;也有华为、美的、九阳、爱仕达等国内著名企业。  在龙域总经理杨文庆看来,电子产品的发展节奏很快,如果趋于保守,就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只有跟上技术的变化,
中国电信搭建云平台提供公共云服务,  青岛海关借助私有云实现集中、统一、动态管理,  中石油支撑领导决策的OA系统也在云上,  广西慧云帮中小养殖企业实现精细化养殖  ……  实实在在的云应用正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  众说纷“云”之时,  微软推出云操作系统,  扑朔迷离的云开始清晰可见。  IT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一方面,移动、社交、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最新的技术和应用趋势要求未来企业必须要建
“乔布斯认为阿梅里奥回天乏术。他会在合适的时间让后者下台。”1996年,在苹果CEO吉尔·阿梅里奥买下NeXT公司,让乔布斯回归苹果后不久,《红鲱鱼》杂志便传出这样的访谈内容。  阿梅里奥会坐以待毙?  不,商场老手阿梅里奥早已得到手下心腹的密报,提醒他留意乔布斯的动向。微软的比尔·盖茨也打电话给阿梅里奥,称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让他小心点。  内心深处的“魔鬼”  1996年12月20日,苹果
一直以来,国产基础软件的普及应用情况并不理想,这是困扰我国软件产业的一个问题。在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左家平看来,国产基础软件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电子政务的需求,但是在稳定性和兼容性上还存在一些欠缺,而第三方软件质量测试,能从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从北京市电子政务工程说起    自2000年《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8号文件)发布10年
爱养猪,爱养鸡,爱养牛,爱种水稻  爱科技,爱创业,爱上山下乡,更爱有机食品  他们是IT精英,他们是财富新贵  他们热衷当IT界的农民  务农是个人兴趣投资,还是企业战略行为  他们,各有所图  从北京出发,沿着102国道向东行驶50多公里,就到了河北省三河市李旗镇。这座与北京仅有一河之隔的城镇一向以畜牧业发达为其经济特点。华夏畜牧公司就坐落在这里。  2004年,华夏畜牧董事长邵祈被好友邀请回
为应对数据业务爆炸式的增长及大颗粒带宽业务的涌现,OTN(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技术在过去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业务需求的变化和网络分组化的需要,传统以TDM交换为内核的OTN技术也开始顺应分组化的潮流,向下一代OTN方向演进。  如今国内、外的众多运营商都开始着手部署P-OTS(分组光传输系统,packet-optical transport syste
社会化媒体的兴起颠覆了战略论的基础和前提,既有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战略思想将成为互联经济下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的羁绊。  ——本报记者 张建设  日前,诺基亚宣布将中国区的四大销售区合并为大南区和大北区,并着手在中国区裁减雇员。这是今年6月诺基亚宣布2013年底前在全球裁员1万人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瑞萨电子、RIM、奥林巴斯、惠普、松下、索尼、NEC等已宣布了不同规模的全球裁员计划。  这是国际金融危
硬件系统市场重启的时刻也许很快就会到来。到了那个时候,甲骨文公司也许会借助被赋予了许多新技术特性的硬件系统形成新的市场竞争优势,继续保持令人羡慕的高利润率。  ——本报记者 邱燕娜  甲骨文公司最近发布了2013财年第一财季的财报。通过财报可以看到,甲骨文公司的利润一如既往地表现良好:GAAP(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率为35%,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44%,而GAAP和非GAAP的硬件系统产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