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医务人员成為医院思想工作的重点,如何培养好青年医务人员,加强对青年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医文化 青年职工 管理
1 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关系及内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已经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药因其简便验廉等特点在民间广为传播,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自古儒、医不分家,文人通医,喜读医籍本草,有的还行医看病。医学被看作是施仁德、行孝道的重要手段,中医药学知识成为一个人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大医精诚”、“平和阴阳”等内容。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名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决定着中医药的存在和发展。
2 青年职工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青年人群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最易成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综合考虑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盘活青年资源,形成一个属于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年医务人员充分运用自身的智慧、激情、大胆和创新来带动医院在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上畅通运行。青年医务人员已占到医院总人数的40%,大多数都工作在临床一线,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关系到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关系到医院的声誉。更重要的是10年、20年后,青年职工都将走向医院各个重要岗位,成为独挡一面的业务专家或管理专家,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所以加强对青年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培养青年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是医院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和课题。
3 青年职工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青年职工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系仍然是大多数青年的行为指南;他们朝气蓬勃、敢于创新,具有强烈的拼搏精神,不少青年人通过自身的刻苦钻研,在各自的岗位上已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甚至已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形势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年群体思想上的不成熟也依然存在。年轻人因为自身知识、阅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想干大事又干不成,会产生急躁和迷茫问题,但长期的迷茫和急躁,往往会影响自身的成长。二是现在生活条件优越,青年人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太强,集体意识薄弱,再加上由于医院分配机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医疗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等等,部分青年职工对医院的归属感不强,尤其是近年聘用的合同制青年职工,不能将自己的价值实现与医院发展联系在一起,缺乏“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思想。如不及时进行疏导和纠正,则会影响青年职工的成长与医院的发展。
4 思考与对策
如何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中化于行,全面渗透到医院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层面等各方面,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功能,培育和引导青年,可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神形”结合。加强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利用职工大会、主题活动、宣传册等方式全面渗透,强化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以内化于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加强中医文化形象建设,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庭院、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张贴名家格言、箴言谨句,举办传统文化大讲堂,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外化于形。注重形式与内容并重,耳濡目染,不断提升职工中医文化素养。
二是“神行”结合。将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制度、规范、标准以及服务模式中,形成“继承、创新、仁爱、求精”的办院理念,推动“文化落地”工程,把文化观念转化为员工日常言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青年员工参与到活动中,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完成由“被参加活动到主导活动”的转变。如开展“中医名词听写大赛”活动,编排“印象中医”情景剧等。在“膏方养生节”、“国医节”、“青年志愿服务日”等时间组织青年职工到社区、学校、农村、家庭开展讲座、义诊、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
三是“神技”结合。中医技术是中医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中医技术不断发展,才能使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反过来中医文化又为中医技术发展提供无穷的底蕴,所以要加强文化与业务建设的有机结合,为业务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名医堂”在青年职工培养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将“名医堂”建设成为展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服务窗口。充分挖掘医院中医遗产如“许氏骨伤”、“张氏眼病诊疗术”等传统技艺,让青年职工参与到非遗项目资料收集、整理、传承的工作中,在临床实践中领悟中医传统文化对中医发展的深远影响。
四是“神人”结合。加强青年职工培养,要以人为本,让青年职工有更多途径学习、培训,让青年职工在岗位上成才成长。充分发挥师徒传承在青年职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师带徒”、口传心授的传统育人理念,安排青年骨干参与学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学习做人的道理。选派青年医师参加中医黄埔培训班、“西学中”高级研修班,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青年人才。
充分发挥每一个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总结,积累和使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素养,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卫生事业新形势,使青年职工融入到医院的快速发展中,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稚鹍.明代中药学知识的民间传播.品读中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279-283
[2] 董书平. 加强医院文化人才建设、促进医学人才素质提升.管理观察,2013年第7期
[3] 杨鹏,陈佳,秦艳,王玉明.青年医务人员思想状况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年第12期
【关键词】 中医文化 青年职工 管理
1 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关系及内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已经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药因其简便验廉等特点在民间广为传播,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自古儒、医不分家,文人通医,喜读医籍本草,有的还行医看病。医学被看作是施仁德、行孝道的重要手段,中医药学知识成为一个人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大医精诚”、“平和阴阳”等内容。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名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决定着中医药的存在和发展。
2 青年职工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青年人群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最易成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综合考虑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盘活青年资源,形成一个属于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年医务人员充分运用自身的智慧、激情、大胆和创新来带动医院在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上畅通运行。青年医务人员已占到医院总人数的40%,大多数都工作在临床一线,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关系到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关系到医院的声誉。更重要的是10年、20年后,青年职工都将走向医院各个重要岗位,成为独挡一面的业务专家或管理专家,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所以加强对青年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培养青年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是医院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和课题。
3 青年职工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青年职工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系仍然是大多数青年的行为指南;他们朝气蓬勃、敢于创新,具有强烈的拼搏精神,不少青年人通过自身的刻苦钻研,在各自的岗位上已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甚至已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形势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年群体思想上的不成熟也依然存在。年轻人因为自身知识、阅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想干大事又干不成,会产生急躁和迷茫问题,但长期的迷茫和急躁,往往会影响自身的成长。二是现在生活条件优越,青年人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太强,集体意识薄弱,再加上由于医院分配机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医疗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等等,部分青年职工对医院的归属感不强,尤其是近年聘用的合同制青年职工,不能将自己的价值实现与医院发展联系在一起,缺乏“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思想。如不及时进行疏导和纠正,则会影响青年职工的成长与医院的发展。
4 思考与对策
如何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中化于行,全面渗透到医院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层面等各方面,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功能,培育和引导青年,可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神形”结合。加强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利用职工大会、主题活动、宣传册等方式全面渗透,强化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以内化于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加强中医文化形象建设,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庭院、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张贴名家格言、箴言谨句,举办传统文化大讲堂,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外化于形。注重形式与内容并重,耳濡目染,不断提升职工中医文化素养。
二是“神行”结合。将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制度、规范、标准以及服务模式中,形成“继承、创新、仁爱、求精”的办院理念,推动“文化落地”工程,把文化观念转化为员工日常言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青年员工参与到活动中,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完成由“被参加活动到主导活动”的转变。如开展“中医名词听写大赛”活动,编排“印象中医”情景剧等。在“膏方养生节”、“国医节”、“青年志愿服务日”等时间组织青年职工到社区、学校、农村、家庭开展讲座、义诊、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
三是“神技”结合。中医技术是中医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中医技术不断发展,才能使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反过来中医文化又为中医技术发展提供无穷的底蕴,所以要加强文化与业务建设的有机结合,为业务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名医堂”在青年职工培养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将“名医堂”建设成为展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服务窗口。充分挖掘医院中医遗产如“许氏骨伤”、“张氏眼病诊疗术”等传统技艺,让青年职工参与到非遗项目资料收集、整理、传承的工作中,在临床实践中领悟中医传统文化对中医发展的深远影响。
四是“神人”结合。加强青年职工培养,要以人为本,让青年职工有更多途径学习、培训,让青年职工在岗位上成才成长。充分发挥师徒传承在青年职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师带徒”、口传心授的传统育人理念,安排青年骨干参与学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学习做人的道理。选派青年医师参加中医黄埔培训班、“西学中”高级研修班,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青年人才。
充分发挥每一个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总结,积累和使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素养,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卫生事业新形势,使青年职工融入到医院的快速发展中,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稚鹍.明代中药学知识的民间传播.品读中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279-283
[2] 董书平. 加强医院文化人才建设、促进医学人才素质提升.管理观察,2013年第7期
[3] 杨鹏,陈佳,秦艳,王玉明.青年医务人员思想状况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