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甲状旁腺腺瘤伴功能亢进八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旁腺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异位,由异位甲状旁腺病变引起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midism,PHPT)约占PHPT的5.6%[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手术治疗8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所致的PHPT,现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女,52岁.因“上腹痛1周”入院.上腹部增强CT:胰腺颈部见一大小约13 mm×14 m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前缘见弧形钙化密度,增强扫描见轻度不均匀强化.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考虑囊腺瘤可能性大.诊断:胰颈部占位,囊腺瘤或实性假乳头状瘤可能.于2011年10月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捆绑式胰胃吻合术.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患者仰平卧位.先在脐下做10 mm切口(观察孔),建立15
期刊
自1992年由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 UICC)共同推出第4版TNM肿瘤分期开始,TNM分期就成为目前国际通用的决定癌症病期、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比较疗效的“金标准”.TNM分期希望通过规范化的肿瘤分期,给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共同的语言”,以便于对肿瘤进行研究和讨论;并按照TNM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评价新治疗方案的价值.目前常用的版本为2002年修订
期刊
腹腔镜下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可以获得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同的近期疗效[1].本文介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通过自然通道取出标本的(natur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NOSE)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的经验.临床资料
期刊
例1男,49岁,于2005年11月4日作D2+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Ⅱ式,并胆囊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胃窦前壁溃疡型低分化腺癌.术后第2~9天出现中上腹痛伴柏油样大便,上腹CT平扫示胰腺上缘4.0cm×2.5 cm不规则稍高密度影(图1).经治疗后腹痛缓解,大便转黄,但仍有37.3~37.8℃低热.第25天又有上腹痛发作,诊断为腹腔感染,经抗菌治疗后好转.第36天再次出现上腹痛,查外周血WBC1
期刊
患者男,45岁.2011年7月入院.患者自述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胀痛,不伴发热.10天前出现黑便,并伴腹痛部位向左背部放射.入院后查体:左上腹隆起,脾脏肿大Ⅰ线12 cm、Ⅱ线20 cm、Ⅲ线+5 cm,质地中等.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342×109/L;肝肾功、大小便常规、血糖、电解质均未发现异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均未见明显异常;日本血吸虫IgG抗体(-);乙肝五项及丙肝
期刊
患者男,42岁,因"突发胸背部疼痛2d余"入院,查体:神志清,血压160/100mmHg,心率91次/min,双上肢血压正常,左侧股动脉未触及搏动,右侧正常,无吞咽困难及刺激性干咳病史.术前主动脉成像(CTangiography,CTA)提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左髂动脉闭塞,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1cm内,急诊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手术顺利,术后左髂动脉血供恢复,无并发症.对比术前
期刊
急性胆囊炎是普通外科的常见急腹症,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常需要急诊行手术治疗.然而高龄且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功能不全)者,急诊手术有较高的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1].我院将CT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技术应用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期刊
虽然多个循证医学研究显示省略术前肠道准备并不会提高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1-2],但仍缺乏更为直接的细菌学证据.该研究旨在观察非肠道准备患者术中吻合口周同手术区域冲洗液细菌培养结果,为结直肠手术省略术前肠道准备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提供更为直接的细菌学证据。
期刊
患者男,42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呕血2h"急诊入院.1周前本院CT检查显示:胃部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胃间质细胞瘤.入院2h前突然出现呕血,出血量约600 ml,伴头晕,曾晕厥1次.患者既往有酗酒史,无肝炎病史.查体:血压85/55 mm Hg,精神欠佳,贫血貌,无肝掌、蜘蛛痣,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心率110次/min,腹软,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
期刊
目的 探讨经腋动脉入路行动脉造影和动脉成形的适应证、穿刺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采用Seldinger技术通过腋动脉穿刺111例次行血管造影及动脉成形1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腋动脉入路的适应证、穿刺并发症及其形成原因.结果 通过腋动脉入路行动脉造影的成功率为100%,动脉成形的成功率为90.8%.本组病例出现穿刺并发症发生率10.3%,其中局部血肿发生率4.8%,神经损伤发生率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