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科学精神教育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中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dd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学科特点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如通过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保护并促进学生科学意识的萌芽生长;通过改善教学方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等。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6601
  高中化学课程是高中生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是提高高中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课程。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帮助高中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自然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搜狗百科指出“科学意识就是从科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及其行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投身科学事业,积极参加简单的科普活动,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取向,认同科教兴国战略,最关键的是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敢问、敢疑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探究生产、生活、社会化学现象奥秘的热情。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发现的欲望,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如《原电池》内容备课时,教师可设计一个精美的水果音乐盒作为教具导入新课。学生听着愉快的音乐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活跃、宽松。同时展示生活电池图片,播放电池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电池的原理。课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师节音乐盒或生日音乐盒,从中感受利用化学原理制作礼品的乐趣以及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化学的学科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意识逐渐萌芽生长。
  二、开展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变革教学方式就是由传统的教师讲授灌输、学生背书做题到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解读、分析、探究、合作,形成师生共同研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学生归纳的教育生态。建设这样的生态课堂,需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前人发现化学原理、发明化学物质的过程简捷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化学学科实验实践性强的特点,高度重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操作,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方法。如“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存在及功能”研究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研究的方法,如走访医生、营养师,或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或研究医院病人的案例等等,这实际上是在教学生应用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并启发学生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目的、自身研究水平和研究条件选择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设置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所具备的并直接影响研究效果的各种才能,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观察、发现、创新的能力。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初步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化学学科实验性强的特点,应重视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与发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端正学生的观察态度,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增强学生观察的真实性。在观察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清主次进行观察,重视观察的程序。高中阶段课堂演示实验较多,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渠道。教师演示实验时,要不断提醒学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较多,要求学生在自己亲历的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观察边发现。教师还要重视扩大学生实验观察范圍,引导学生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开阔学生的观察视野。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养成随时观察、随时记录、随时写下感悟的习惯,只有这样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并通过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和分析,发现新问题、突破旧知识,在观察与发现中发展自己的科学能力。
  四、指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创新思维是科学研究有所突破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当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化学学科更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思考那些自己发现的书本中的新问题、实验中的奇怪现象、生活中的化学疑问,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思考这些现象隐藏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对类似现象的辨析能力、看到事物或现象本质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诱发求异创新的思维。
  综上可知,高中阶段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基础,是其今后步入社会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在探究化学科学的过程中发扬科学精神,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端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树立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距今已有二十年了,这次会议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
依法治国所“治”之客体,往往被误解为“国”。其实不然。一或谓: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
[摘 要]基于电影艺术本身的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借助经典电影台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关键词]英语教学;经典;电影台词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43-01  电影艺术有其本身的特点,相对于文学作品,电影主要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影像画面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电影语
1997年,美国著名刊物《科学美国人》的专职撰稿人霍根出版了一本引起很大反响和争论的新著《科学的终结》,就在其英文版出版的同一年,其中文版也迅速在国内出版(孙雍军等译,远方出版社
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信息工程标准化评定因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并且缺乏实践而一向处于薄弱环节,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介绍高速铁路信息工程标准化评定工作从
10月9日,万盛经开区黑山镇鱼子岗村“鱼子水园”美丽乡村项目正在建设中.近年来,万盛加快转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山体植被恢复、危岩治理、水资源恢复、土地整治、道路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早已成为共识,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天然带着他的家庭教养的基因,家长的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好家长也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小社会”,虽然当今社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少文科生认为地理很难学,对于文化基础较薄弱的特长生来说难度更大,容易让其产生厌学心理。教师要从创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励性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让学生“活”起来,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师生关系;自信心;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
[摘 要]运用物理图像分析解答物理问题是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对初学者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文章结合例题探讨了v-t图在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v-t圖;斜率;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52-01
18年前,在北京和一些医科大学生们座谈时,有同学说我的经历印证了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他们是以我翻译《希氏内科学》的过程来“印证”的。但我却以为这句话未必很准确,因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