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谷草堂记略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久以来,同谷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
  同谷是成县的旧称,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这里先秦设道,东汉置郡,唐、宋、元设州,治同谷县,明初降州为县,始称成县,相沿至今。但最令我遐想的并不是同谷悠久的历史,而是梦牵魂绕的同谷草堂。
  同谷草堂,亦称 “成县杜少陵祠”、“诗圣祠”、“成州同谷县杜工部祠堂”、“子美草堂”,俗称“杜公祠”,坐落于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飞龙峡口。在烽火连天的时代,杜公在那里整理自己的思维,并力图寻找一方安身之地,以慰藉他那颗孤独而受伤的心灵。于是,一座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草堂搭建成了。如今,这是一组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据载,草堂始建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为秦、陇、蜀、荆、楚、豫等地修建最早的杜甫草堂之一,也是国内现存37处草堂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处。
  关于杜甫草堂,四川成都也有一处,也是杜甫当年流落栖身之处。成都的杜甫草堂知名度很高,保护修葺得好,宣传得也好,因而参观者很多,但我更向往同谷草堂。我想看看诗圣诗作的灵感所在,还想看看他悲苦的生活场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县东北),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杜诗现存1400多首,诗中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为“诗史”。“安史之乱”后,杜甫因得罪唐肃宗被贬出京城,放任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由于官卑难伸其志,加上关中大旱,生计维艰,杜甫在乾元二年(759)七月辞官回乡。同年秋天,诗人为避战乱,接受在秦州为官的侄儿杜佐及好友赞公之邀,从华州带着一家老小,来到秦州(今天水)打算隐居生活。然而,偌大的一个秦州,却没有容诗人一脚之地。这年十月,天气寒冷异常,谋生无计的杜甫一家,无衣御寒,无米下锅,正好此时同谷县令热情相邀,杜甫决定举家迁往同谷(今成县)。诗人在《发秦州》一诗中写道:“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年迈体衰的诗人为了追求一线生存的希望,不得不离开秦州而踏上通往同谷的陇南山道。
  记得我们乘坐的大巴从古城天水出发,向西南进入陇南山区,一路上,山回路转,谷深林幽,奔驰了三个多小时,才突出群山的重围。行进中,同事们为车窗外掠过的无限风光迷恋和陶醉,我的心里却始终有一种凝重的感觉,眼前如画的景色和想象中杜甫艰难而行的情景交相辉映,却怎么也融合不到一起。公元759年的那个深秋,诗人与妻儿们是怎样在这群山的褶皱中一路踽踽行来,又是怎样在一个个寒冷的夜晚抵御饥饿的折磨和野兽的侵袭的呢?面对沿途绝佳的风景,诗人是否有我们这样的心境去欣赏、去品味呢?我无法想象1200多年前陇南山区的路会是怎样的路,但我相信起码没有像今天这样宽阔的大路可供人行走,更何况诗人当年同谷之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游历山水,而是为了继续寻找一片理想中的能够安身立命的“乐土”。
  古同谷,一个多么令人揪心的地方啊!或许,当时的同谷并不知道,因为一位大诗人在这里居住过而给这个地方赋予了一层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当时的同谷却实实在在地捉弄了这位大诗人:杜甫来到同谷,他满以为境况会大大改善,因为邀请他的那位友人不是别人,而是同谷县令。然而,实际情况却完全出乎诗人的意料。写信邀请他的同谷县令,嫌弃杜甫已弃官且穷困潦倒便避而不见,也没有给他任何帮助,使诗人全家陷入了举目无亲、人地两疏的窘境,生活比在秦州时更加困难。一家人冻饿相加,衣食无着。迫不得已,他只得和妻儿冒着凛冽的寒风砍些树枝,割些茅草,在城郊青泥河畔一个叫凤凰村的山坡上搭建了两间茅屋赖以栖身。
  人生在世,首先得生活。草堂附近,人烟稀少。杜甫初来乍到,既无谷米,也无银钱,一家人只能采撷山上的板栗、橡实、野山竽果腹。时值隆冬,满山大雪覆盖,山竽苗被雪掩埋,杜甫与儿子各拿着一柄铁铲,满山满洼地挖掘寻找,一天下来,所得少得可怜。眼见得女儿饥饿啼哭,妻子垂泪,四周荒野寂静,寒风飒飒袭人肌肤,杜甫觉得已走入绝境,不由仰天长叹:“我生何为在穷谷?”
  长歌当哭,诗人和着血泪写出了《乾元二年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首七言组诗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诗人一家困居同谷时艰苦卓绝的生活:
  有客有客字子美,
  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
  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
  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
  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
  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
  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
  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
  闾里为我色惆怅!
  诗人不仅强调了自己的客居身份、悲苦生活,并由家及国,揭露了当时朝堂上龙蛰蛇游的反常政治现象,对于自己有志难酬的不平也发出了感叹与呐喊。明代的王嗣爽曾评价说:“七歌创作,原不仿离骚,而哀伤过之,读骚未必坠泪,而读此则不能终篇。”
  这峡谷里至今没有什么像样的路,唯有一条窄窄的山道,悬挂在峭壁上。回想杜甫当年携家居此,其艰其险可以想见,怎能令人不胜愀然。可怜一代伟大诗人竟然流落到如此的境地,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一个月!然而,灿烂的文化总与古老的历史结缘。沿着或宽或窄的山路延伸,每一个台阶,每一处景点,都在讲着一个故事。于是,任凭时空转换,任凭风雨冲洗,却总残留着文化的积淀,宣示着精神的诱惑。
  在同谷的一月多时间内,杜甫经历了极其严酷的生活考验,他“亲自负薪采松,拾橡为生,儿女饿殍者数人”。诗人毕竟是诗人,在严峻的生活考验面前,他热爱国家和民族的赤子之心仍然炽热如火,创作热情没有丝毫减退,仍像一只啼血的杜鹃,唱出了一支支激情饱满、沉郁顿挫的心曲:《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风凰台》、《万丈潭》、《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发同谷县》等。这些诗作,记山水、伤乱离、怀亲友、抒情怀,有深沉的悲愁,有爆发的忧愤,有殷切的期望,有热烈的惶惶。尤以《凤凰台》和《同谷七歌》为最,与“三吏”、“三别”等相辉映,达到了唐代诗歌的最高境界,得到历代读者和研究者的高度评价。   草堂北倚青山,面对凤凰台,下临青泥河。峡口外是一望碧绿的莽野。此地人烟稀少,鸡犬之声罕闻,的确是一块隐居的好去处。但杜甫毕竟不似陶渊明,也终究不是苏东坡。正如作家阎连科在《村落》一文中写道:“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
  盼望的“乐土”消失了。还是公元759年,已是冬日,诗人觉得“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于是,在风雪交加的傍晚,无人道别,无人挽留,诗人孤独地走出这清幽的大山,走上了他一生最凄苦、最无奈的山路。那时,山、云融合在一起,仿佛不忍触目,只把一片苍白留给后人思考。一代“诗圣”,把几间漏风的茅草房留给青山,把一堆儿子的尸骨留给黄土,把一组千古的名篇留给世人,继续南下往成都而去,令无数的后代文人喟叹不已。同谷,因此而成为杜甫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道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成为后世许多研究者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我一直认为,人生,并不只是时间的持续;历史,并不只是时间的记忆;诗文,也并不只是文字的堆砌。在血和泪的融合之后,才能有震撼人心的佳作。
  就这样,同谷,把辛酸与悲苦赠予了诗人;诗人,却把不朽与遗产留给了同谷……
  或许,同谷的百姓不会用诗人的眼光去审视杜甫,千百年来,他们只是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诗人的仰慕。据传,从北宋,杜甫草堂就开始了其漫长的兴衰史,之后的朝代更替,只要有短暂的安宁,倾圮的杜甫草堂就会在飞龙峡口、万丈潭边重新矗起。这是因为在同谷百姓的心目中,杜甫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被称为“诗史”的诗歌,更在于他为国家兴亡、民族利益忍辱负重的奉献精神。20世纪80年代初,在文人墨客和地方群众的积极倡导下,甘肃省文化厅拨专款对杜甫草堂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维修,并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人,纪念这位当年饱经风霜的寒士。
  1200多年后的同谷草堂,于一片山花的掩映之中,已是阡陌纵横,村落星布,气势恢宏,风姿胜昔。一派清闲淳朴的田园风光,恰似一座积淀丰厚的诗歌殿堂。我们从山脚拾级而上,首先看到一座仿唐牌坊,牌坊门楣匾额上书“杜少陵祠”,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所题。背面有当代书法家刘炳森书“风哕龙吟”四个隶书大字。进了牌坊,沿中轴线往上为草堂大门,沿着石阶进入山门,来到院内,见院子中央立一座石雕像,杜公面容清瘦,身着长衫,头戴一顶唐代学士双翅软帽,遥视远山,满目忧郁。雕像身后南、北各有一排古典式样的平房,两侧立着几块字迹斑驳的石碑。穿过一座庭院,上几级台阶,见一副明代楷书板联,中肯评价杜公:“一片忠心微寓歌吟咏叹,千秋诗圣独追雅颂风骚。”再往近走,是一所清幽高爽的祠院,是为正殿。院内三棵的古柏苍劲挺拔,傲然耸立。据说,过去祠堂里有八棵古柏,一丛海棠,门前还有一棵古槐,古称“八柏一槐海”。听朋友讲,八柏,寓意杜公从当时的京都长安到成州同谷县要走800里路程;一槐,是永远怀念杜甫之意;一海棠,传说杜甫母亲生前喜爱海棠花,因而在此借花铭记。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给重重叠叠的山峦涂上了一层透明的金黄。此时虽是盛夏,却有一种近乎凄清的空寂。晚风轻轻地吹拂,送来阵阵野花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斜射出来,顺着光束向山上望,在一片缈缈中,雾般的白色,如同一望无际的冬雪,我似乎看到了杜甫的眼睛,看到了当年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有道“天涯遍地皆芳草,何处楼台无明月”,杜甫在困苦时选择了同谷,可寒冬的几股冷风、山峡的几丝荒草,硬生生地将他逼到了另一角落,每想到此,我总是久久难以释怀。
  站在“诗圣”当年行吟的万丈潭畔,心中不免激荡着景仰和激动的炽烈感情。此处,没有都市喧哗和尘嚣的烦躁,没有名山大川的雄健奇伟,不夸张、不矫饰地坐落着几座山祠,朦胧之中有点古朴,有点平凡。似乎是一种内敛而含蓄,淡雅而萧疏,甚至还回荡着几分哀婉的韵味。在青泥河畔回望对面的石崖,可以看出那寸头,那短髭,那颧骨微凸、棱角分明的脸廓,是一个活脱脱的鲁迅在闭目酣睡!莫不是鲁迅先生是杜老的转生?或者是上苍的有意安排,让中国的两大文豪,相聚于草野山谷间?这情景,着实令人惊奇,耐人回味……
  渐渐地,夕阳的余晖被雾霭代替了。路转山头,远处的现代化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幽蓝色的暮天,像一片光的海洋。走在古老的山阶上,心情无法言语,抬眼望,四处似乎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着人的灵魂。
  再到成县县城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窗外,那一片璀璨的灯火再次缓缓地掠过我们的视野,刺疼了我的双目。我不知道杜甫在天之灵在相隔了1200多年的今天如果重游故地时会作何感想。岁月蹉跎,星移斗转,假若杜甫今日真能够故地重游,富庶的陇右地区该不会还让他饱受饥寒吧!
  是夜,住在宾馆里,我久久不能入眠。纷乱的思绪中,我只感到一位伟大诗人的背影,渐渐地远去了,远去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2015-01收治的278例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
杨遇春是清朝著名将领,其一生戎马生涯经历无数战役。道光六年(1826),由于爆发张格尔叛乱,是年杨恰为署理陕甘总督,加之作战经验丰富,临危受命,在平定张格尔叛乱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对其
甘肃中原官话方言内部分为秦陇片、陇中片、河州片。甘肃中原官话人称代词中三身代词的复数形式构成各有特色;指示代词的类型较为复杂;疑问代词“阿+X”的形式分布比较普遍。
目的调查研究小儿早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高热惊厥易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09-2014-05收治的单纯高热惊厥患儿310例为研究组,以同期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400例为对照组,
病人:女性,48岁.旅居南美洲苏里南国华侨.因右上腹肿块迅速增大5个月回国求医.体检:一般情况尚可.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闻明显异常.腹部饱满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术中会阴部切除的范围,以利于其切口一期愈合.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我院46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中会阴部切除及其切口一期缝合的经验,分析会阴部切除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喹硫平+碳酸锂治
病人:男,35岁.因"左侧腰腹痛伴发热3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伴发热(体温不详).无外伤史,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等.
兰州  兰州,古称金城,甘肃的省会,是中国西北第二大城市,位于黄河的上游,有着“西部黄河之都”、“丝路山水名城”之誉。这座美丽又有魅力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的意义,并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3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