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研究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908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4例择期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每组各47例.舒芬太尼组麻醉维持阶段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阿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T0)、术中5 min(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10 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皮质醇(Cor);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T2时HR、MAP和血清Cor水平较T1时升高(P0.05),T2时MAP、血清Cor水平较T1时升高(P0.05).阿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不良反应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LC术中采用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减轻手术应激方面效果相当,但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少更轻.
其他文献
近些年,免疫治疗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成分来调节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目前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非常好的疗效.越来越多的实体瘤被获批使用免疫治疗,然而对于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尚在研究当中.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原发肿瘤,目前传统治疗(手术、放化疗)疗效有限,相关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低于10 %,所以大家急需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目前这种治疗困局.由于胶质瘤具有免疫抑制的特点,调节免疫抑制的免疫治疗为我们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成年人群的非线性脑电特征.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将158名健康成年人分为青年组(n=38)、中年组(n=41)、年轻老年组(n=39)和老年组(n=40),分析各组脑电非线性参数复杂度(complexity,Cx)和近似熵(approximate entropy,ApEn)值的特点,比较四组受试者全脑区以及不同脑区的Cx和ApEn的差异性.结果:老年组的Cx和ApEn值与其它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线性分析参数Cx和ApEn可定量、准确地反应皮层功能状
目的:探讨S100A8 siRNA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炎症介质释放水平的影响.方法:构建S100A8 siRNA载体,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NR8383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S100A8基因的沉默效率.不同浓度(0.1~10μg/mL)的脂多糖刺激S100A8沉默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2 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S100A8 siRNA转染至NR8383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心肌酶谱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1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和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型(13~15分,35例)、中型(9~12分,26例)及重型颅脑外伤组(3~8分,20例).根据入院30 d内死亡情况将观察组分为死亡组(20例)和存活组(61例).比较各组入院即刻外周血D-二聚体及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观察
目的:研究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联合金属清石鞘对上尿路结石伴同侧肾囊肿患者结石清除率、围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83例上尿路结石伴同侧肾囊肿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2),对照组给予MPCNL术治疗,研究组给予MPCNL术联合金属清石鞘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围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手术前后肾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究胫骨横向搬移术联合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对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VSD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患肢踝肱指数(A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足部血流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
目的:探究NBI-ME联合染色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醋酸染色技术、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及上述联合诊断方法对198例胃黏膜可疑病变者进行诊断.以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手段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图片质量、诊断一致性及诊断效果.结果:醋酸内镜染色+NBI-ME观察的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图片质量评分均高于醋酸内镜染色及NBI-ME检查手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活检的阳性检出率为44.44%(88/198);醋酸内镜染色的阳性检出率为47.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局麻对行椎体成形术(PVP)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行PVP手术治疗的10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n=57)和对照组(n=49),两组均给予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随后研究组患者加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并分析对患者认知功能、循环稳定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最高平面、达最高平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通过外部验证来评估CHA2 DS2-VASc评分模型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HCM患者病历资料,评估CHA2 DS2-VASc评分模型对于5年血栓栓塞(TE)事件的预测.结果:对于整体HCM人群,CHA2 DS2-VASc模型具有一定价值的TE事件区分能力,校准能力较好;在HCM非心房颤动人群中,CHA2 DS2-VASc模型具有一定价值的TE事件区分能力,在0~2分组中,TE事件的年发病率为0.66% ~1.15%,而评分≥3分组,TE事件的年发病率升高,波动约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07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颅脑损伤组,同期4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颅脑损伤患者随访6个月时,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进行评估;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S100B、IL-1β、IL-6对颅脑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颅脑损伤组血清S100B、IL-1β、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