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油画、雕塑民族化与本原文化的关系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q_s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引起了中国文化艺术思想的动荡,从五四时期"美术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的"85’思潮",都试图引进西方艺术改造和改良中国艺术。虽然其矛头的主要指向是中国画,使传统中国画遇到格外多的冲击和责难,以往我们也多将视线集中在国画领域,但这些思潮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它艺术门类,并由此引发生了许多的论争。因此本期我们邀请雕塑家钱绍武、油画家靳之林这两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家进行对话,探讨油画、雕塑等领域同样面临的民族化问题。作为西方传入的画种,油画早已在中国生根发芽,然而中国油画应当如何展现自身特色,表现出自己独有的魅力?自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老一辈艺术家开始,许多人就已经在思考油画民族化的问题。他们对中国哲学和传统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将卷轴画、壁画、版画等传统风格样式与油画结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与油画不同,雕塑是东西方均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的石雕、木雕等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扎根于民间的雕塑作品渗透着中国人的性格,富含中国哲学意味,和欧洲强调准确模仿的雕塑完全不同。具有中华民族民族气质的油画和雕塑,实际上都来源于我们的民族本原文化,在社会生活体会中国的本原哲学体系,对中国艺术家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其他文献
今年我校共有17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理论类研究生18名,152名研究生参加了展览。参展毕业生包含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25名(美术学75名、设计学50名),在职攻读艺术硕士专业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对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石鲁等为代表的中国画家们在不同时间中多次进行域外写生。他们以传统的笔
素描的绘制过程是一种探索活动,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构建而成。材料在绘制过程中彰显着其自身的作用,画家则协调主观意图与材料运用的关系。一件好的素描作品,是画家精心选择
4月8日,由湖南省博物馆、西藏文物局、民族文化宫联袂举办的《佛光里的神秘西藏》特别展览在湖南省博物馆落下帷幕。自去年12月28日开展,它迎来了8万余人参观。此次展览精 O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自古以来,鼓舞表演就包含了苗族人民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在与外来势力的斗争和反抗封建朝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0世纪90年代,惠特尼·休斯顿事业处于巅峰时期,飓风般横扫美国歌坛。这位流行歌坛天后人物在2012年2月11日不幸辞世,年仅48岁,这是一个让人悲痛的消息。下面是休斯顿跌宕人
2012年恰逢北京画院建院55周年。值此院庆之际,北京画院举办了"丹青京华.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北京画院藏品展",并于5月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展览荟萃了院藏66位画家的70
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重庆市政协、重庆市人民政府驻京办、晏济元工作室、尧顺阁(北京)文化艺术公司共同举办的《晏济元诞辰110周年书画作品展暨晏济元书画
2012年6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和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协办的"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在西方较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