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与网络文化的碰撞

来源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具有资源共享、个体自由张扬、信息结构多元化、情感满足等特征,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师德建设必须面对现实进行理念提升、模式重构及方法创新。
其他文献
【正】 一宋毕升用胶泥铸成活字来印书,是印刷史上一大发明。但由于后人不明了胶泥是什么物品?误以为就是泥土,而泥土铸成的字,如经千三百度以上高温,烧煅为瓷,则其吸水率接
期刊
《长恨歌》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这本教材对诗歌的赏析是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三个方面入手的,《长恨歌》就是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示例。因为是示例性赏析的课文,所以它的学习关系到整个诗歌鉴赏的学习。但是在前几天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只就“恨”字
为提高中俄两国直升机研制的安全技术水平,尽早开展两国的双边适航,选择俄罗斯旋翼航空器适航标准АП-29(R2003)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АП-29(R2003)的结构、条款编号、内容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术有恒数”,明确肯定了写作有一定的法则。那何谓虚?《尔雅》:“虚,空也。”何谓实?真实,实在。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文学艺术里的虚与实,理解丰富——文章内容为实,主题为虚;内容上具体描绘为实,抽象议论为虚;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过去未来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正如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说的“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