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传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zq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哈,宋晓,你看你那熊样,你站在那儿别动,有本事别跑。”
  “波波,你到底想干什么!你一天不作不行啊!”宋晓一边躲,一边喊。
  “我就作了,你能怎么着?你能怎么着!有本事待在那儿别动!”波波笑嘻嘻地指着宋晓。
  唉!不用说,一听这声音就知道又是波波这货在找茬了。
  都说波波和宋晓是好朋友。我可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他俩就是“死敌”。每天,波波都变着法儿恶搞宋晓。你看,波波又在恶搞了。他趁边上同学不注意,悄悄拍了一下人家的肩膀,然后若无其事地翻着桌上的本子。等到这个同学用疑惑的眼光看波波时,他一脸的无辜,同时还会用眼神瞥一下边上的宋晓。于是毫不知情的宋晓就成了“替罪羊”。
  你一定想知道波波长什么样子吧?一头鬈发,一个大脑袋。眼睛不大,腮帮子不小;鼻子不大,嘴不小。没事就爱找茬打闹,他就是波波。
  波波还有两个爱好,一个爱好是吃东西,另一个爱好是吃好东西。如果你对他的这两个爱好没有什么概念的话,你最好通过《功夫熊猫》中神龙大侠阿宝来了解。波波能吃、贪吃、好吃在本班可谓是出了名的。波波平时最喜欢待的地方有两个:小卖部和教室。小卖部是用来买好吃的的地方,那教室当然就是用来吃好吃的的地方了。根据我实际观察,波波的美食大多是在上课时间消灭的。老师回头在黑板上写字的间隙,只见他头一低,一只手往桌洞里一抓,再往嘴里一送,于是满口的美味在老师的授课中就被慢慢地吸收了。还别说,他这招不知道是怎么炼成的,竟然一次都没有被老师发现。
  别看波波有点胖,却很灵活。一次我俩玩打手的游戏,我本想靠我的灵活多赢几下,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波波比我还反应灵活,而且他还总是出其不意地打到我的手背上,真是让我防不胜防。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看着自己通红的手背,我想按照波波的表现,那是吃了多少堑啊。
  这就是我的同学,可爱又调皮的波波。
  评说
  小作者圍绕波波调皮、贪吃、爱捉弄人等特点,写了一些具体典型的事例。作文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结合人物特点,写出了人物最有特点的方面。
  (陈玉华)
其他文献
呼吸越来越急促,喉咙里的血腥味弥漫开来。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仍然在奔跑。最后50米,冲刺!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淹没了加油声,我冲过终点。赢了!  连我自己都不相信,以前十分羸弱的我,如今竟成了5000米赛跑的冠军。  我从小就体弱多病,上了初中更是严重贫血。于是我常在体育课借故请假。看着在体育课上累得喘不过气来的同学,我竟有些窃喜。  直到有一天,我看电视上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几位原本娇弱的女星却在接受
期刊
巴士在远远的停车场停下,我们一路走进忍野村。  天气不是太好,灰蒙蒙又厚重的云层,像出嫁时新娘子的面纱,把那顶着雪帽的富士山秀丽的面孔遮盖了,但一路上日本乡间悠闲自在的气氛是怎么也遮盖不了的。街头,有摆起小摊的当地村民,卻从来不叫卖,神态安然,或是亲切地和游客打招呼,或是低头做自己的事;房角,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或者是挂上一串风铃,叮叮当当地迎风唱歌,在闷热的天气中竟凉快了些。  转个弯,一池碧
期刊
铜铃山在温州大地的山中算是秀气的。山中的公路宽而平整,给人一种大家闺秀之感,但山中的栈道却好似混杂在其中的小家碧玉,如一个江南女子一般,柔弱而多娇。  這条栈道想必是在古时的基础上修缮过的,道旁的山石拴上了铁链。虽左有扶栏右有铁链,但放眼望去,石阶之陡峭依旧让我止步于前。何况遮天蔽日的古木隐去了这里应有的阳光,混浊的水汽聚集在石板上方,朦朦胧胧,青苔也在深情地向石板中央蔓延。再前进,足尖仅一点,已
期刊
飞机在仙台缓缓降落,外面下着雨,雨珠在舷窗上變成了一条条的裂纹,把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分解得支离破碎。广播里播着陌生的日语,但工作人员那礼貌、认真的态度,夹杂着生疏的汉语和英语,让人颇感亲切。  出了机场,上了大巴,因为时间原因,错过日本百大名城中的仙台城,直接出发去旅馆,反而给这紧张的旅途增添了一丝闲适。  晚餐是在马路边的休息站解决的。  我们是最后的客人,精心煎过、炸过、煮过、蒸过的饺子摆在餐盘
期刊
来到明治神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鸟居。那一人都抱不过来的树木,听导游介绍有1500年的树龄,很是庄严地竖立着,略有些青色,有些黑色,有些棕色。本应有着淡淡的清香,但在时间长河中,这清香也随着往事烟消云散了,走近用手慢慢抚摩,光滑得如丝绸般悄悄滑过手指。我抬头看看它,不知该形容它是少女还是老婆婆。  很难想象大鸟居这郁郁葱葱的一大片森林都是人工的。植物学家按东京的气候环境在这里种植了椎树、橡树、楠树
期刊
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有一个平凡的家。  又是一个平凡的日子,阳光碎玉般落在床头,洒下一室暖意。起床时气温依旧很低,于是我穿了件厚大衣,磨磨蹭蹭走出房门,经过厨房,瞧见妈妈影影绰绰的模样,在晨光下好看得如同从教堂壁画上拓下来的玛利亚。妈妈正在熬粥,为了让我吃到卫生又营养的早饭,她每天都早起给我做早饭,没有例外。  妈妈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洗漱完毕后,端起妈妈为我盛好的白米粥,不出意外地看到鋪在粥面上
期刊
进了祗园,这个著名的艺妓区,世界仿佛一下子静了下来。这里没有车辆,只有羊肠小道、参天大树、道旁酒家。日本的房子大多矮小可爱,明明是一层楼的建筑,却比我高不了多少,周围一圈栅栏确实可爱,全是用竹子做的,栅栏外的竹子和小草也迫不及待地攀上了篱笆。这是一个酒家,进门处的屋顶上也懒洋洋地趴着些青苔,或许正在一边打量着我们一边打着哈欠,屋檐下挂着一盏纸制的灯笼和一盏白色的灯,垂着的暖帘上用毛笔工整地写着酒家
期刊
家是什么?是亲情的怀抱,是温暖的归巢,是眷恋的乡土,是遥念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藉……我爱我的家!  请以“我有一个温暖的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点拨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家”,这个“家”是属于“我”的,不是同学、朋友的,由此限定了写作范围。“温暖”是这个“家”的特点,也是整个文题的关键所在,它既照应了作文的主题,又限
期刊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要你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到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松软的被褥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
期刊
巴金在法国留学期间,有一次,教授组织班里6个擅长写作的学生,参加巴黎文学院的一个文学比赛,这6个人当中就有巴金。两周后,比赛结果出来了,6人无一得奖,其他同学纷纷取笑他们。他们有的悄悄抹起了眼泪,有的则大发雷霆,怒骂评审,只有巴金不同,他站在教室里,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大喊:“不可能,这不可能,像我这样一个闻名法国的中国年轻大文豪,怎么会没获奖?这是不可能的!”这番“自吹自擂”的话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