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极研究:Ⅶ.微盘电极的传质速率研究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nw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单电位阶跃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微盘电极的边缘效应。建立了以常规旋转圆盘电极为参比γ的等传质的动力学模型,即在半径为r的微盘电极上的传质速率和电流密度与4.22D<sup>2/3</sup>γ<sup>1/3</sup>r<sup>-2</sup>rad/min的旋转圆盘电极相当,为各种电极传质性能的比较提供了依据,并为实验所证实。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Nafion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肾上腺素的循环伏安特性。完善了它的分析方法,消除了抗坏血酸的干扰,提高了灵敏度。在生理pH条件下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3.0&#215;10-7~5.0
本文研究了1-[(5-溴-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以下简称5-Br-PAN-S)与Pd<sup>2+</sup>络合物的光度特性和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pH 5,试剂与钯形成1:1的络合物,稳定常数K 1.1
本文根据极谱的基本原理,利用数学模型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极谱波峰电位相近离子的同时测定方案。并对Pb-Sn合金镀液中的Pb~(2+)。Sn~(2+)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回收率在93
<正> 1 引言 随着超导材料研究的迅速发展,超导材料中组成元素的检测方法研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超导薄膜中铜的含量极少,故选用了自制高灵敏度的卟啉类试剂-α,β,γ,δ
本文将聚吡咯(PPy)修饰的铂微电极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载体,用戊二醛与萄葡糖氧化酶(GOD)交联,制成了萄葡糖酶微电极(GOD/PPy/Pt)。电极的寿命可达21天。萄葡糖浓度在1.0&#215;10-4
本文利用牛顿-高斯-麦克脱数值方法,对不加指示剂的光度络合滴定体系进行了无需标准溶液滴定分析的研究,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测定了火电厂燃油锅炉受热面的灰渣成分,给出了XRF测试条件,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
本文提出了一种钨丝电热蒸发进样-直流电弧光谱分析法。并用于纯NaCl中痕量铜的测定。考察了载气流量、曝光时间、电流强度,试样蒸发温度、上电极形状、气氛流量以及NaCl基体
本文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5-Cl-PADAT的电分析特性,求得了该化合物的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数,扩散系数及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研究了其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性质,提出了可能的
本文详细研究了游离氯在水溶液中与对氨基-N,N-二乙基苯胺(DPD)显色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水相中游离氯的新方法。方法显色迅速,颜色稳定时间较长,选择性好,常温下几乎不受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