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峰光电:用偏执照亮未来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峰光电是一家技术创新企业,原创了全球第一个成功产业化的激光显示技术,并先后发布了全球第一款100英寸激光电视和全球第一款1, 000流明激光微型投影机。但是,在光峰创始人李屹心中,“用激光照亮整个人类”才是光峰的终极目标。虽然已经创业11年,而且离终点也似乎越来越远,但李屹和光峰人认准了这个目标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有了干上一辈子的勇气和耐心。从李屹的技术创新经历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第一,技术创新需要有近乎“偏执”的耐心。首先,技术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随时都会出现,打乱你的计划,拖延技术研发进程,让技术创新的实现变得遥遥无期。其次,真正的技术创新都会带来颠覆性的新技术,它往往早于市场的需求,让你面临一个有技术无市场的窘境。这时候,你可能被逼无奈,只得自己去开发产品,转化自己的技术。就算你开发出了产品,可能还需要经受终端消费者的考验,因为应用了新技术的新产品往往价格较高,而且消费者也可能没有准备好接受新技术。这一切都会让你偏离原定计划,拖延整个创新创业的过程。最后,新技术的研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可能不会有赢利,因此,能不能顶住投资人的压力、顶住自己经济上的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二,需要认清技术方向。做技术创业,首先得有技术方向。可是,怎么判断自己选择的技术方向是正确的呢?李屹认为,做技术创新,首先要看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产业背景。你要分析产业的现状,判断产业的发展趋势,从中确定符合未来的技术方向,而且这个技术一定是能够造福人类,改变人类的生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你认准了自己要做的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你才有激情、有勇气、有耐心执着地做下去。
  第三,需要具备优秀的“推销能力”。技术创新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融资是肯定要做的。李屹认为,创业者天生要有“推销能力”,因为你需要说服投资人给你投钱,也需要吸引人才加入团队。
  最后,需要持续反思。到今天,李屹在创业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什么重大的决策失误,他把这归因于“不停反思”。他认为,作为企业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又跟你的生活风格、生活习惯有关,也就是说,你的生活必须简单纯朴,必须低调,这样心态才会平和,才会沉下来进行反思。
  如今,互联网投资的热潮正渐退去,大家把目光又重新投向了推动一切商业发展的基础要素——技术创新。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我们不能沉醉在互联网投资热的“余温”中。在做出技术创新创业决定之前,我们必须让自己清醒起来,充分认识到技术创业的意义和艰巨性,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勇气和耐心“熬”到最后的成功。
其他文献
过去,公司都是尽力遵守环保法规。如今一些龙头企业却变被动为主动,不仅要做规则遵守者,而且要成为规则制定者。  杜邦公司便是规则制定者的早期典范。当时公司得知,氯氟烃会对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地球的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虽然杜邦是此类化学品最大的生产商,但是它坚定地支持在全球逐步淘汰氯氟烃,并积极协助制定新法规。  为什么一家公司会支持淘汰自家产品的法规出台?当然,这一部分是出于道德感和责任感,但是除此
期刊
美国红帽公司CEO吉姆·怀特赫斯特最近撰写了一本书《开放式组织:面向未来的组织管理新范式》,引起了国际管理学界的热评。对此了解不多的中国读者也许会问,红帽公司是干吗的?作者吉姆很牛吗?建立开放式组织有什么好处?如果有好处,那中国企业也可以借鉴吗?  究竟什么是“开放式组织”呢?吉姆的定义是——“同时纳入了内部和外部积极参与的群体的组织”“一个可以重新启动、重新设计、重新创造的组织,一个适合这个去中
期刊
很多企业都追求高生产率,希望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减少开支,提高利润。许多管理者花费大量心血设计自动化程序,减少对人工的需求,因为人工往往是服务业最贵的生产要素。  这种做法在某些情况下效果良好。但是在服务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伴随着质量感受的下降,而消费者对质量的感受和服务商的人力投入相关。服务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不像工厂里的生产线,生产率提高并不总能带来利润的增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服务生产率如
期刊
“宜家在向海外全面扩张之前,花了30年(1943~1972年)时间来建立自身的商业模式??在现今世界,大部分的企业只用了宜家起步的时间,就迅速经历了创业——繁荣——消亡的过程。”  追求商业模式的先进,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得首先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你是将重心放在商业,还是模式上的?第二,你的商业模式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还是依据商业逻辑推导出来的?两个问题都同指一个核心,即商业的本质:顾客、需求和价值。
期刊
主题1 定位缘何重要?  魏炜(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  国家倡导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此过程中,企业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就是缺乏差异化的竞争能力,缺乏能发挥自己比较优势的定位。企业经营好坏不完全在于行业,低端制造业也可以做得很好,高科技竞争也非常激烈,关键还是根据自己的实力结合市场情况找准自己的位置,定位准了再管理才会成功。  董经贵(雅迪科技集团董事长):  以前,雅迪
期刊
在职场上考虑痴呆症的问题看起来也许有些奇怪。首先,痴呆症难道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吗?其次,我们肯定不会主动谈起工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事实上,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思考痴呆症对于劳动力的影响。痴呆症意味着心智能力的下降,它会影响记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专注度和洞察力。在痴呆症的发生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察觉到记忆方面的衰退,但记忆并非唯一受到影响的方面,而且通常也不是最先受到影响的方面。我们在工作中
期刊
这原本是两家差距并不大的公司。谷歌公司(Google)成立于1998年9月,2004年上市。百度成立于2000年1月,2005年上市。  但如今,谷歌投资研发的AlphaGo战胜围棋大师李世石,在AI领域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谷歌还在无人车、太空探索、可穿戴设备等多项领域取得成就。而百度呢,在过去几年稳居国内搜索引擎的头把交椅,创新乏力。2015年6月,李彦宏表示,百度账上有500多
期刊
自克里斯滕森提出颠覆理论后,企业家便谈“颠覆”色变,他们担心后起之秀就隐藏在下一个转角处,很快就会强势来袭,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然而,有研究表明,颠覆性创新导致老牌公司遭遇困境的观点很多时候并不成立。虽然颠覆确有可能发生,但是许多企业有办法应对,这就削弱了颠覆性事件与颠覆性结局之间的关联。作者描述了颠覆来临时老牌公司采取的三种应对方式:迎头痛击、化敌为友、比谁命长。  第一招:迎头痛击 企业并
期刊
在高管培训中,一般有一堂专门的“新闻测试”课:模拟发生了某种危机,让管理者接受模拟采访或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通过这个练习,管理者可以学习如何应对传统媒体,做到临危不乱。这个练习看似不错,只是在今日世界,传统新闻媒体已经不能完全控制危机的进展。现在,利益相关方群体有了自己的信息来源,有自己的媒体,对于企业应该如何解决危机,它们有自己的认识。这些利益相关方对其他利益相关方、各类组织和公众都有相当的号召
期刊
在确定美家帮的商业模式时,创始人戴洪亮考虑的主要是2个问题:第一,如何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第二,如何用利他思维,解决装修行业从业人员及上下游的痛点。  痛在何处 对于装修业主的痛点,一说能说一堆,但是装修公司、装修从业人员的痛点是什么呢?很少有人去思考。然而,这又是提升装修服务绕不过去的坎儿,因为装修业主的痛点需要靠装修公司来解决。装修公司的痛点归结起来主要有3条:第一,获客成本高。第二,效率低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