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距”/“之间”的能量--兼论中国古典美学之于朱利安的启示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870912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利安的"间距"/"之间"植根于法国解构思潮,它是当时法国哲学家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间距"如何在精彩纷呈的法国理论中脱颖而出?这得益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启发,异质思想的催化使"间距"点石成金般地获得了全新的理论意义"。间距"意味着拉开一段距离,在"未思之处"发现"他者",反观自身"。间距"的能量为何?它可以破:破二元对立、本质主义、形而上学等一切僵化
其他文献
普遍模仿验证的基本理念,即"行为本身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通过结果的好坏才可能判断行为的对与错"与后果主义相一致。普遍模仿验证的根本特征,即"变单个行为的后果分析为行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粉末导热系数分组实验装置,弥补了大学热传导实验中所缺部分。该装置结构简单,物理概念明确,并且任何学校都能自制。利用该实验装置,不但能测出粉末热传
摘 要: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把幸福定义为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另一方面又指出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亚氏的两种幸福观引起了涵盖论和理智论的不断争论。文章试图从亚氏对人的本性的界定来解读其幸福观。亚氏的幸福同时包含着沉思的生活和实践智慧与道德德性的生活,两者都具有内在的价值,二者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幸福就在于两者的结合。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德性;沉思  作者简介:丁万华,男,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