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抒情诗”到“普罗”:1920年代末戏剧的自白体对话问题

来源 :南大戏剧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年代末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一个独特时期,不仅创作数量上高产,而且仅两三年,戏剧就完成了从"抒情诗"到"普罗"的转变,这和戏剧对话上的自白体现象密切相关,它既表明剧人对"自我"真理的偏执,也在一定条件下极易走向戏剧的反面,它决定了田汉等人创作转向的必然。实际上,自白体对话问题反映出这时期剧人在戏剧观念上的本土选择。
其他文献
2003年11月6日至8日,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系统第五届理论研讨会在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党校召开.中共伊犁州委副书记、党校校长刘学虎同志致开幕词,中共新
介绍了束流变换器的原理及其性能,灵敏度为0.47V/A,频率响应大于100MHz,平顶降落小于0.4%μs,并给出了3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束流测量波形。
[摘 要] 信息化能够助力新城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可以加速信息化的进程,文章在分析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不仅可以为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提供现实指导,也可以为其他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晚明的杭州,戏曲文化相当发达,既有从事戏曲创作的戏曲家,也有从事戏曲表演的戏曲家,还有从事戏曲活动组织的戏曲家,在这些戏曲家中还有不少尚不为人知,张俊卿就是其中的一位
本文从戏剧性和喜剧性两个维度来观照《长恨歌》从小说到戏剧的转化。改编后的话剧《长恨歌》从戏剧主题、戏剧动作、戏剧情境与场面等方面来探讨其戏剧性。喜剧性则从荒诞意
提出一种新的高功率微波源器件--轴向加速管,与径向加速管比较,有两点不同,在二极管/共振腔后加了一个加速区及将径向加速改为轴向加速。研究了这种器件中电子束的群聚和辐射。发现
齐如山是一位把一生都用来扶持、关怀和宣传演员的戏曲学家。他扶持、关怀和宣传最多的戏曲演员,自然要推当时和后来享有盛誉、为中国戏曲表演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四大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