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的探讨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ue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
  针对当前一些矛盾纠纷及社会问题呈现新特点的形式,研究如何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的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所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政治优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条战线通力合作,依靠广大人们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治理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稳定。
  一、综合治理的内容
  (1)就组织领导来看,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综合治理的领导,认真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解决落实中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
  (2)就治理的方法、手段、环节和措施来说,公安司法部门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加强专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刑事犯罪分子,及时查处取缔“六害”活动防止境外黑社会势力的侵入,严格各项治安管理,积极提出司法建议,扩大办案效果,加强劳改劳教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消除国家和社会各种违法犯罪的消极现象。同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措施抓好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
  (3)就综合治理的工作路线来说,要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要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居民委员会、农村委员会以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关心和参加治安工作。
  (4)就综合治理的目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治理,达到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地区和单位得到明显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争取社会风气的好转。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强化四个环节
  1.打击
  所谓打击,是指国家的执法机关依法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惩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减少犯罪活动,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财产安全。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无法犯罪分子就会陷于孤立的境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
  2.防范
  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范畴,它具有特定意义,是指治安防范。所谓治安防范。顾名思义是指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因素的防范活动,是指国家、集体、单位、群众团体和人民群众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和行为进行主动防范的活动。通过这种防范活动,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防范环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大环节之一,是治本的环节之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有照重要地位。
  3.管理
  加强管理的重点是社会治安管理。
  (1)加强户口管理。户口管理是户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户口管理规定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管理活动。户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户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亦是治安管理的重点。
  (2)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管理主要是指: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如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体育馆、公园、餐厅、茶座、酒吧、夜总会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管理。
  (3)加强特业管理。特业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馆业、刻字印刷业等的管理。
  (4)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对易燃易爆易毒害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是治安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这些物品往往是犯罪分子的凶器、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危险物品本身也有社会的能量。管理不好,就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巨大危害。
  4.建设
  加强社会治理的组织、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有利于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常化、科学化和法律化是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综合治理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创造各种条件,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组织、制度、法律建设三者对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的实行起着促进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摘 要:科技的发展,对法律体系的重新构建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尽管科学研究发现所认定的因果关系,法律制度未必会认可,但是不得不承认,法律上很多因果关系都是由科学发现,并且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法律制度中所涉及的因果关系,既与自然科学有关系,也有社会科学有关系,这一点人们务必要明确。  关键词:法律;科技;法理重构  法律、科技都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也有相同点,彼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机构间的资金结算业务迅速增长,票据量越来越大,同城清算业务也越来越繁忙,而业务处理却长期沿用手工作业方式,因而造成交换覆盖
摘 要: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根本决策。治安盘查与我国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其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律实施的有效性,也是杜绝不法行为的重要举措。执行盘查的主体一般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盘查对象包括可能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嫌疑人,目的是抓捕不法分子,由此可见,治安盘查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治安盘查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关键词:治安盘查;重点;难点  一、引言
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以来,各地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司法人员都对如何构建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各地检察机
婚姻家事案件主要指的是在婚姻内所发生的争议或者有着密切联系的财产上的争议案件。一般来说这类案件与普通的民事案件之间有所不同,它更加具有牵连性和纠纷性,因此在诉讼的过
摘 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人民警察的执法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致使人民警察在正常执法过程中被侵权甚至暴力抵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果民警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民警自身能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执法期望,不仅会使人民警察执法的积极性和效率收到严重影响,对社会稳定性也极为不利,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展开研究,为我国行政执法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警察;执法权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