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中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80例PCOS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来院就诊的80例非PCOS不孕症患者为对照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是否≥25 kg/m2,将研究组分为PCOS肥胖亚组(A组,40例)、PCOS非肥胖亚组(B组,40例);对照组分为非PCOS肥胖亚组(C组,40例)和非PCOS非肥胖亚组(D组,40例)。检测静脉血NF-κB、TNF-α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并对各因素间关系采用Spearman相进行关性分析。

结果

A组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指标明显高于B组(P值分别为0.022、0.036、0.044、0.023)、C组(P值分别为0.014、0.029、0.021、0.018)及D组(P值分别为0.007、0.021、0.014、0.003),B组HOMA-IR及FIN指标高于C组(P值分别为0.041、0.033)及D组(P值分别为0.030、0.017);A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D组(P=0.023);B组血清中TG和LDL-C水平高于D组(P值分别为0.032、0.026) ;A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D组(P=0.001);A组血清中NF-κB水平[(655.59±273.41) IU/L]高于B组[(502.84±165.48) IU/L](P=0.034)、C组[(352.10±132.45) IU/L](P=0.019)及D组[(319.62±112.57) IU/L](P=0.005),B组血清中NF-κB水平高于C组(P=0.039)及D组(P=0.031);A组血清中TNF-α水平[(86.18±18.32) ng/L]高于B组[(66.86±22.71) ng/L](P=0.042)、C组[(58.40±17.90) ng/L](P=0.029)及D组[(54.67±22.34) ng/L](P=0.013),B组血清中TNF-α水平高于D组(P=0.038);在相关性分析中显示,PCOS患者中NF-κB及TNF-α均与BMI、FIN、HOMA-IR、TG、LDL-C等指标有相关性(P<0.05),且NF-κB与TNF-α也有相关性(P<0.05)。

结论

TNF-α可能与NF-κB相互作用共同参与PCOS的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及发展,为临床治疗PCOS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Fontus术中支架与传统的Conus术中支架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TAA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两种支架疗效的优劣。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符合排除标准的32例TAAAD患者,15例术中应用Fontus支架(Fountus实验组),17例术中应用Conus支架(Conus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随访6
目的观察分析复杂弓部病变不同弓上分支重建方法的早中期随访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主动脉弓病变腔内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其中进行了弓上分支重建的80例患者,重建方法包括杂交手术(21例,杂交组)、烟囱技术(46例,烟囱组)、单分支支架(13例,单分支组),分析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情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围术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北京石景山医院76例成功行腔内治疗的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按Fontaine分期分为对照组(Fontaine Ⅱ期)44例和严重肢体缺血(CLI)组(Fontaine分期Ⅲ、Ⅳ期)32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围术期单核细胞计数情况。
期刊
期刊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类少见的导致肠缺血坏死的疾病,其发病急且病死率高,一直以来都是血管外科的难点。近年来,腔内技术及材料的进步以及多学科协作新模式的建立,使得这一类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及预后得到改善,建立实践指南的尝试也为规范化临床决策提供了初步依据。本文结合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该疾病诊治的现状及新的诊疗策略予以综述,期望对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期刊
"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OHaD)学说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发育源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受到关注。多项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孕期外源物暴露致DNA甲基化异常在发育源性疾病发生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孕期根据时间顺序可分为三期,分别为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不同时期的外源物暴露致DNA甲基化变化与发育源性疾病的关系也不尽相同。现就孕期外源物暴露致DNA甲基化变化与发育源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更年期门诊妇女绝经综合征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因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更年期门诊首次就诊的妇女纳入本研究。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应用Kupperman绝经指数量表(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评估围绝经期相关症状,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