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we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中药清金化痰汤与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6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和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单纯西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属热毒壅肺型口服清金化痰汤与宣白承气汤加味(组成:桑白皮10?g、黄芩10?g、知母10?g、茯苓10?g、蒲公英10?g、大青叶15?g、桃仁10?g、瓜蒌皮10?g、橘红10?g、贯众10?g、大黄6?g、虎杖10?g、?白花蛇舌草30?g;痰黄稠加鱼腥草10?g,败酱草10?g、冬瓜子10?g;胸腔积液加葶苈子15?g、苏子10?g)水煎取汁200?mL,每日3次口服,并联合痰热清和热毒宁注射液,疗程均为8?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TNF-α、IL-4、TGF-β、WBC、hs-CRP、?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PaO2、PaO2/FiO2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变化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更显著〔TNF-α?(ng/L):72.7±3.2比168.8±3.6,IL-4(ng/L):54.31±0.90比73.25±0.98,TGF-β(ng/L):135.71±1.42比180.72±0.43,WBC(×109/L):7.17±6.25比9.58±3.01,hs-CRP(mg/L):8.42±0.80比17.91±0.70,PaO2(mmHg,1?mmHg≈0.133?kPa):90.44±2.18比70.23±0.12,PaCO2(mmHg):30.51±5.15比45.12±3.17,PaO2/FiO2(mmHg):248.54±6.45比171.65±2.46,均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药后退热时间?(d:2.23±0.15比4.34±1.27)、咳嗽喘促消失时间(d:4.43±0.87比6.51±3.13)、肺部啰音消失时间(d:4.05±1.33比6.28±1.64)、住院时间(d:5.45±1.33比8.24±0.05)均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明显缩短(均P<0.05),总有效率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明显提高〔93.5%(43/46)比77.5%(31/40),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甲型H1N1流感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中西医结合具有多靶点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对糖尿病病人ACE基因和AT1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结合病人临床多种检测指标综合分析,从分子水平揭示DM发病机理,寻找与DM发病相关的致病基因。 方法 应用多聚
2019年全球范围内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为1%~4%,大约15%的孕产妇死亡是由妊娠合并心脏病相关并发症引起[1].我国妊娠合并心脏病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比例逐年升高.以上海市为例, 20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和研究糖尿病/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及其在氧化应激条件下高血糖抑制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增生的机制,以STZ诱导高血糖局部脑缺血再灌注SD大鼠为动物模型研究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卵清蛋白致敏大鼠的食物过敏的影响,为临床用于治疗食物过敏症提供新的治疗依据。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观察双歧杆菌制剂对卵清蛋白致敏大鼠的被动
期刊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p16的蛋白表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甲状腺肿瘤中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