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欲深者天机浅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wf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说:“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缺少智慧与灵性。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你自己让自己痛苦。欲越盛,苦越多;欲与苦伴,苦与欲连;苦随欲而来,也随欲而去;无欲则无苦,无苦即得乐。
  一个穷人为给他患绝症的母亲治病,卖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跋山涉水到深山老林里采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仙,神仙变作老翁下凡,送给穷人一个“如意算盘”,说有什么愿望只要拨动算盘珠子就可实现。穷人第一个愿望就是母亲能够病愈,他拨一下算盘珠子母亲的病很快好了。穷人兴奋无比,又连续拨动算盘珠子,要吃要穿要金要银,很快成了富翁。然而他仍不满足,继续拨动算盘珠子,要豪宅、美女等,没有止境。最后神仙生气了,便把“如意算盘”和由此带来的所有财富全部收回,使他又回到母亲得病前的状态。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这是古人对人性、欲望最好的戒语。两杯同样的白开水,让两个不同心态的人各自喝下一半,得出截然不同的评价,第一个人会说:“哎!只剩半杯了。”而另一個却说:“多好,还有半杯。”这简单的两杯水,喝出两种心态,两种价值观,更能折射两种人对欲望的诉求。
  欲望适度则为利,欲望过度则为害。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规律,如同春华秋实一样不容违背。明智的人对富有顺其自然,能让欲望的潮水有涨有落,从不越位;愚昧的人对富有带有很强的野性,总想让欲望的潮水只涨不落,从不清醒。
  马斯洛理论认为,生理需求是第一层次的需求,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虽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但也绝非多多益善。居屋百间,夜以成眠不过一室一枕。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无可厚非,但生活富裕并不意味着拥有奢侈浪费的权力。
  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一位大作家:“您认为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大作家竟这样回答:“大便通畅。”作家解释说,当你便秘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作痛苦了。没错,幸福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如果我们当下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这一刻的痛苦你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所以说,人生本能的满足和需要,是胜过一切的。
  陈道明被冯小刚称为“一个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他的演技、他的素养、他的人品都堪称完美。他说:“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难的是节制。”在当今物欲横流、自我彰显的年代,特立独行的陈道明却以他鲜明的个性,诠释着控制欲望的节制之美,令人敬佩。
  控制欲望,就是让自己变得简单。余秋雨说:“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由此,我想到北京奥运会上创造8金奇迹的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知道什么叫作天才。我的人生信条就是充满信心地过简单生活。”他的生活到底有多简单呢?菲尔普斯的母亲说,儿子的全部生活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游泳。他的两个姐姐说:“如果不游泳,他要么听音乐,要么看电视或者打游戏。”所以,一个屡破纪录、震惊世界的运动员,他的生活也一定是简单的。
  相反,任由欲望膨胀,不但缺少了智慧与灵性,甚至让本来聪明的自己变得愚不可及。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贪官,可能有人会认为他生性就贪婪。其实不然,正如《三字经》说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人一生下来就是恶人,往往都是因为后来的一念之差,才一失足成千古恨。年轻时的和珅,有才气,有理想,有正义感,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随着他官位的升高,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欲望也一天天膨胀,终于有一次他未能把持住自己,忐忑不安地收下了第一份贿赂。有了第一次,就会第二次、第三次,就这样和珅一步步地走向了巨贪,最后沦为刀下之鬼。
  学者梁漱溟说,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当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了别人,但是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这样的心丢了,而 “我”也就不复存在了。
  人生在世,不应让欲望的潮水冲开理智的大坝,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流悔恨的泪水。清爽恬淡,笑对人生,也是一种高度的幸福。
其他文献
2215年,青藏高原,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一条信息:“帕米尔高原已经沦陷,最后一批地球原住流浪民即将赶到。”一间全封闭的屋内,一位10岁的孩子刚刚醒来。没有窗户,孩子趴在一块4K显示屏前张望,对于他来说,那里面就是世界。“为什么爸爸还没来看我啊?”孩子抬起头,天花板上是全息投影机,几束强光打了下来,便是太阳。  “你醒了,昨晚睡得还好吗?”人工智能检测到了屋内的运动,开始运作。  “说了多少遍,
夕阳将落未落,冗长的塑胶跑道上,少年像一道闪电从起点奔向终点,狂舞的风让落霞都有些扭曲。少年是我,我是这个中学跑得第二快的人,第一是路子明,虽有一二之分,但我们的速度总在伯仲之间,而全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即将召开,教练决定从我们中选出一位去参赛。  “11秒83,你慢了。”教练按下手中的秒表,似有惋惜,接着又补充道:“路子明是11秒27,很接近了。”我明白他的很接近是什么意思,11秒,是這个中学的极限
2018年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结果揭晓,90后大男孩张希祉的组照《妈妈》,从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8万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拿下特等奖。而照片的背后,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4年前,张希祉陪身体不适的妈妈到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时,母子俩一下子蒙了,肺部腺癌。那段时间,张希祉经常一个人坐在房间的书桌前掉眼泪。而妈妈也一度绝望。病痛就這样一点点侵蚀一个家庭。  接下来的1个月里,妈妈经常情绪不稳定
一个朋友说,他已经几年没有去旅行了。我说,不对,你说的旅行仅仅是指到风景名胜区看风景。其实,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旅行。能够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探究自己心灵的秘密,了解自己的心灵家园里那些连自己都没有看到过的风景。  到书中进行阅读的旅行。那些经典的名著,那些影响了无数人的名篇佳作,都是文学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阅读他们,到他们的书中旅行,就等于让自己走进了他们的思想家园,走进了
1958年1月,钱学森突然接到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一个紧急任务,要求他作为中国的专家,协助寻找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1号”的残骸。当时,苏驻华大使宣称坠落的地点很可能在东亚,其中落在中国领土上的可能性最大。  巧合的是,就在前几天,沈阳军区旅大警备区报告,说有位战士在值夜班时,看见一团火从天而降,大家都猜测那会不会就是“斯普特尼1号”的坠落呢?  第二天一大早,钱学森就在几位专家
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后来,鲁王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单父的地方(今山东菏泽单县)。在任期间,宓子贱善于任用人才,许多事都放手交给手下人去办,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行军必经单父。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当地百姓纷纷向宓子贱请求赶在齐军到来之前出城抢收麦子,然而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结果齐军路过,把单父地區的小麦抢劫一空。事后,有人将此事告发给鲁王,鲁王准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他的敘事散文《落花生》曾被收进中小学语文课本,是打动过好几代人的经典篇目,他也因此给自己取了一个“落花生”的笔名。  生活中的许地山为人随和,不拘小节,人缘颇好。然而,在治学方面,他却一改生活中随性的做法,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甚至到了“较真”的地步。  1921年,许地山亲手在燕京大学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当时,参加研究会成立的还有熊佛西、冰心、凌叔华等几位志
冬天还没有结束,你的温暖我已收到  1958年冬天,美国华盛顿一连下了好几场雪。曾经是中国战地记者的陈香梅,却在陆军医院陪伴爱人陈纳德将军。他们坐在窗口看着室外雪花飞舞,人生如此美好,爱情如此美好,如果时间能够凝固,留住一个美人和英雄结合的美梦,那该有多好。    时间回溯到陈香梅19岁,那一年,她从岭南大学毕业,被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录用,并成为一名战地记者,被派去采访驻地昆明的美国空军。上司交给
第一片阳光投到紫禁城的琉璃瓦,它坐拥着昨昔燕京东来的紫气,拂开历史宣纸上那些早已漫作灰白颜色的喟叹,将千年来大音希声的诗行再度谱写,待游人驻足读取时留下片片喧嚣。伫立长阶之下,在四方游人快门闪动的声音里,我有些失望地开口:“不过是没落后精心装点一番的浮华罢了。”  听见我的轻语,母亲微笑地摇了摇头,“你看见它了吗?”我随她的目光溯流而上,我看见了,在被阳光镀得辉煌的瓦檐下,是匍匐的木头,它们以缄默
聂遥大学毕业刚到公司上班,老业务员老吉就带着他推销电脑。在本市一家有名的私企办公楼的电梯里,聂遥的目光停在看电梯的老大爷身上,他黝黑多皱的脸告诉他,老人来自农村,他那慈祥安定、柔和善良的目光一下抚平了聂遥忐忑的心,不由得冲老人一笑,恭恭敬敬地双手递过去他的第一张名片。老人微笑地接过名片,看了看,小心翼翼地将名片收好。很显然,在这个每天人来人往的地方,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的存在。老人高兴地与他攀谈,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