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手机管理的疏与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然中职生也不例外,人手拥有一部已不足为奇。学生玩手机已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尤其是在职业学校。中职学生使用手机显露出诸多弊病,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智能手机已成为职校教育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也困扰着教育同仁,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手机的管理,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上,认为应从两方面双管齐下达到有效管理方式。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手机;形成因素;疏与堵;管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62-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然中职生也不例外,学生玩手机已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尤其是在职业学校。无论在宿舍、食堂、路上、上下楼梯、教室,你都能看到学生玩手机的身影,而手机功能也是越来越强大,不仅仅具备基本的通讯功能,还提供了多种沟通的渠道和娱乐渠道。聊微信,看电影,打游戏,看小说……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因此几乎每位学生都能从手机找到乐趣,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学生玩上几个小时手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职学生使用手机显露出诸多弊病,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智能手机已成为职校教育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也困扰着教育同仁。
  一、中职学生玩手机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环境的背景因素,也有个体因素
  (一)大时代背景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上所述,智能手机走进千家万户,由于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手机功能也是越来越强大,资信费低廉,外型个性化,不仅仅具备基本的通讯功能,还提供了多种沟通的渠道和娱乐渠道,聊微信、看电影、打游戏、看小说等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因此几乎每位学生都能从手机中找到乐趣,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最好工具。
  (二)家庭因素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价位越来越低廉,为孩子配一部手机对多数家长来说并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并且在他们看来,手机可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并监管孩子,因此多数家长都会为孩子配手机。除此之外,还有孩子心理攀比的成分,家长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于人。
  (三)追求新生事物,追求时尚的思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成为现代社会年轻人的新宠,社会在追求新生事物,追求时尚,这些思想无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学校也不能幸免,冲击传统的观念,引起了学生价值观念的改变。
  二、中职学生使用手机既有利也有弊
  利主要表现在:(1)方便与家长联系;(2)可以上网查阅相关技术资料;(3)便于紧急情况下求救。弊主要表现在:(1)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是经过一层层考核后筛选下进入职校的,并且处于14~18周岁年龄段,自身鉴别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普遍较差,文化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不好,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甚至有学生有厌学心理。因此正确地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对于职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也有利于整个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
  (一)影响正常的学习和作息时间,降低学习效率
  在许国成的研究中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的关系,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存在显著负相关(r=-0.505,P<0.01)。
  (二)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睡眠质量
  马云会等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手机使用及依赖问卷,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抑郁、手机使用依赖、网络成瘾情况均与PSQI得分呈正相关(P<0.01),即网络成瘾及手机依赖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不仅如此,手机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影响,学生机不离身,长时间使用能引起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影响记忆力、注意力等。因此,对正处于学知识和长身体的学生危害较大。
  总之,中职学生玩手机是弊大于利。中职学生使用手机显露出诸多弊病,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智能手机已成为职校教育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三、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得出应从两方面双管齐下达到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管控,也就是堵,学校对学生手机的使用应有严格的规范措施,学校在手机使用的时间和地点上也要做出限制
  比如可以规定:考试期间不允许携带手机进入考场,一经发现,一律视为作弊;学生宿舍熄灯以后不得使用手机,避免影响他人休息,一经发现,没收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对于多次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经过与家长的沟通,老师有权没收学生手机,待放假再归还。
  对于课堂教学,如不需要用到通讯设备,可以在课室安装4G屏蔽器,尤其是对于标准化考场的学校更要求做到这一点。
  (二)堵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极端情况下反而会激起学生叛逆的心理,极化师生矛盾,因此配合适当的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1.让手机引入课堂成为可能,学校可以开设“云班课”:在这样的课程下,老师不仅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全程使用手机,还在全校范围内开通免费Wi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课、答题,将“互联网+”运用到课堂上。
  如可以利用或下载课堂点名的App软件实现课堂查询缺课学生,及时与班主任沟通,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手机的功能进行课程资源查询,知识点预习和复习、完成学习任务卡等。老师用微信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发送到每位学生的手机上,学生课后能就该课程进行重复学习。在课堂讨论中,可以分组进行,先进行小组讨论,再把讨论结果发到手机上,每个学生都能看到不同的意见,然后针对不同观点继续在课堂进行讨论。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2.与本校计算机系老师合作开发APP软件,大家登陆软件后,可以在线查看其他在线人员的屏幕动态,便于大家互相监督。
  3.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如“如何正确地使用手机”,通过PPT进行积极引导。
  4.此外学校还应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多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有事可做,慢慢把玩手机的习惯转移到其他的兴趣爱好中去。这给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都带来了影响。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应该联合起来针对学生的手机制订有效的管控措施。
  总之,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老师在课堂上的话语吸引力进一步削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智能手机与课堂教学并不是完全抵触和排斥的,只要处理得法,完全可以为我所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完全靠强制措施将其屏蔽于课堂之外还是顺应其规律转而通过积极手段引导其为课堂教学服务已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渗入各个方面去践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许国成,黄黎,魏莉莉,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
  [2]马云会,郭菲,陈祉妍.网络与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睡眠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M],2014,49(12).
其他文献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SPME-GC-MS联用技术在筛选呼出气、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肺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各个关键步骤中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的
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表面微加工工艺的亚微米粒子计数器微流控芯片.该芯片具有可大规模生产、价格低廉的优势,相比于纳米粒子跟踪分析技术和动态光散射技术,具有体积小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
期刊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和社会发展公告》近五年的统计分析,2010年至2014年,五年中职累计招生4035.4万人,数目庞大。全国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与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学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巯基丙酸修饰的水溶性掺杂式CdTe:Zn/ZnS量子点,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透射电镜对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发射峰位
建立了海水养殖底泥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检测方法.选择体积比为5:1的酸性KBr(m/V,18%)与CuSO4(1 mol/L)混合溶液浸提样品后,采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建立了基于盐析辅助液液萃取结合超高效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罐装咖啡7种双酚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溶液提取,硫酸铵做为盐析助剂;7种双酚类化合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B
基于实验室常用仪器,采用空气加压,引入流动相管理系统和流动比色皿检测器,设计实现了一种简易高效柱层析装置,并选取3个柱层析分离实验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混合染料、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