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

来源 :汽车与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and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交通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根本需求之一,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的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同时,人们的传统交通观念、出行习惯的沉积虽有所改变,但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转变,群体文化素质不高及其提高速度与快速发展的交通事业之间不协调,交通意识转变速度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管理的要求不协调,与交通管理的新技术、新手段不协调,这些也成为困扰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2、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我国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管理难度大。在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速,机动车拥有量增加速度已大大超过了道路的增长速度,使得本来不宽裕的路面更是雪上加霜,使交通事故绝对数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比较快,而车辆性能更新速度还未能跟上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车辆高速行驶可靠性差、安全性差,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3、道路因素
  道路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建设逐步加大,公路里程增加,高等级公路增加幅度明显,交通客货用量增加,道路结构和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为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打下了基础。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构成不合理,交通流中车型复杂,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部分地方公共交通不发达,服务水平低,安全性差;自行车交通比率大,骑车者水平不一,个性不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抢行;无效交通如空驶出租车较多、私人车辆增加,这些无疑恶化着我国城市的交通安全状况。许多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直线路段过长,道路景观过于单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致使反应迟缓而肇事。另外,路面状况对交通安全影响也较大。道路等级搭配不科学,路网密度不足,交通流不均衡,个别道路交通负荷度过大,交通安全性差;道路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交通影响分析,缺乏足量配套的措施、交通管理措施、停车设施等,容易形成交通安全隐患。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低于交通需求的发展速度,有的道路的设计要求与实际运行状况不协调;各地区道路线形、道路结构、道路设施不一,客观上给过境车辆的驾驶员适应交通环境带来难度;道路标志标线设置不科学、数量不足、设置不连续:道路周边的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没有与交通安全混为一体,设计标准和实际不协调,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4、管理因素
  管理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健全和统一高效的道路安全管理体制是减少事故,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条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目前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的侧重点不同。其中,公安部门担负道路安全立法、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及安全宣传教育等职责;交通部门担负道路发展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养护、路政及制定相应标准法规等职责,负责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宏观安全监管工作:城建管理部门则参与城区道路发展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养护、城市公共交通及定制相应标准法规等工作。
  5、环境因素
  道路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主要运输方式之一,现代交通运输所追求的快速、高效、安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气象因素制约。交通运输属于对气象具有高度敏感的行业。伴随道路运输的繁忙而来的就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交通事故与恶劣天气有关。不利的气象条件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6、交通法规因素
  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是秩序化交通,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前提。道路交通规则的意义就在于秩序化交通,减少因无序交通而产生的交通堵塞、交通碰撞及因碰撞现象给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利益,让每一个交通者都能平安、顺利地实现交通目的。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刚颁布实施的道交法还没有被广大老百姓完全的了解,有的地方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道交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致使各种交通隐患得以上路,从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如何培养交通意识
  1、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
  要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多方面、多方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结合各类交通事故案例,以案例对日常交通违法行为要及时曝光,切实增强广大市民和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要深入开展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守法意识。把道交法的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针对不同单位、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要组织、督促、指导各机关、单位、街道、社区开展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培养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文明交通意识。要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注重交通安全的观念。新闻媒体也要利用案例剖析、公益广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2、加大对骑车人和行人的交通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守法自觉性和交通安全意识,净化交通环境
  努力做到政府严格执法、社会组织自律和公民自觉守法的有机结合,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格局。
  3、进一步加强交通标识的设置工作
  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标识及交通设施,在危险路段、事故多发地段,设置醒目的告示牌、警示牌,警示机动车驾驶员要谨慎驾驶,注意安全。
  4、调整不合理的交通信号设置,促使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
  建议交通管理部门应对全市的交通设施进行一次大检查,调整不合理的交通信号设置,多建立交桥、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缓解交通压力,要有适应城市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前瞻性,做好城市规划,保证交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他文献
检验结果审核和检验报告处置(检验结果解读)检验结果的要求  各检测设备的检验数据应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传输、存储及判断,车辆外观检查、底盘动态检验、车辆底盘检查等工位的不合格项目及路试结果应录入,且所有检验结果应打印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上。  整车检验评判结论分为合格、合格(建议维护)、不合格三类:  a)送检机动车所有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均合格的,评判结论为合格。  b)送检机动车检验项目中
一、化石能源的使用催生了汽车产业,车用能源的革命关系到汽车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能源供需状况及特点:  (一)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但消费增长较快,对外依存度高,是能源安全的突出问题  我国水能和煤炭较为丰富,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1和第3位,而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目前仅列世界第13和第17位。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
公共安全理论关注的焦点经历了由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的嬗变,当前我国频繁发生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尤其是重大群体性事件已成为非传统公共安全管理难以回避的现实课题。基于公共
6月3日,在“浪潮”创新数据中心全国巡展郑州站活动现场,包括国内首款自主主机天梭K1系统、海量存储系统、金融大数据一体机等在内的创新科技产品集体亮相。据悉,下一步,“浪
在各类交通工具中,摩托车的事故发生率较高,政府职能部门近几年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收效甚微。各类驾校只能提供基础的培训,无法满足实际驾驶者的需求,为了提高摩托
文章讲述检波器综合测试系统的发展及应用。通过检波器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介绍了综合测试系统的功能、组成、性能、指标及特点。实践证明,该系统操作简便、测试精确、运
2008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应运而生,自此,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和商业组织开始投身其中进行探索与实践,相继出现了如:Udacity、Coursera、EDx等MOOC项目,国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职业院校新兴的教学模式。部分院校实施时重点考虑了任务要涵盖职业需求的知识点,忽略了在任务设计时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愿望、激发其动手
在现代工业生产以及教学科研中,经常要同时对多个物理量进行长时间的测量、检测或监控,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综合分析处理。整体上的工作量比较大,仅仅通过一两项技术和设备,根本无法较好的完成,但如果是多项技术和设备联用,又会在客观上增加时间与精力,对于工作人员来讲,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与研究,认为选择"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仪器技术",能够完成较多的工作,并且可以实现仪器的模拟工作,贴合现实工作
你想象过,不用跑去汽修厂,汽车就能自动检测出问题所在;当你开车疲惫,汽车会自动搜索出离你最近的休息点;坐在车内,汽车会自动给你播报新闻、天气等资讯;到达一个新城市,汽车自动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