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写作氛围,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
  【关键词】 激发 培养 思维
  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好习惯。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了在观察时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用途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2 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2.1 训练思维,注重想象。除了观察时激发学生想象,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更要注重想象力培养。如写《XX的对话》想象作文的片断练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学生喜欢的动画课件,要求学生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和心里活动?接着分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共同编写故事,集体创造,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这生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自由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
  2.2 培养想象,训练能力。新大纲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3 积累语言,丰富想象。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遇到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3.1 定期检查:每周都要写《采蜜集》,定期进行检查,课外摘抄古诗、儿歌、精彩片断、名人名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长期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
  2.3.2 互相交流:利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朗诵会、故事会,评选出“朗读能手”、“故事大王”;举行阅读知识竞赛,让学生把看过的书中的一些文学知识或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编成考题,进行比塞;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并且组织讨论,评价哪种方法更好,以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的目的。
  2.3.3 学有展示:展示《采蜜集》,组织评选“蜜蜂奖”。由于形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见识越来越广。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发挥学生的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实,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外,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写作的兴趣,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今天的“我要写”。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主,要求受教育者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近几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  1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真正调动学生的
期刊
针对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通过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怎样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班主任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师德建设,如何用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发挥少先队的力量;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做如下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根据学校课题研究的总
期刊
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好奇、好问、好动,把他们的这个特点很好地引导到课堂学习、掌握知识上来,是每个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就会在兴趣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从
期刊
【摘 要】 物理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渗透到物理教学中,与物理知识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 教育  1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以及客观规律的可认知与可利用性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星体,小到原子和基本粒子以及引力场、电场、磁场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且无不处在运动中
期刊
【摘 要】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其知识结构、知识容量,无论深度、难度、广度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陡的级梯,同时由于初高中教学方法及中高考的差异,学生进入高中后,常常在学习上出现滑坡现象,对高中各学科教学来说,都有一个教学衔接的问题,政治学科也是如此。为切实解决初高中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本人就高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倡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因此,新课改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英语 思想观念  通过课改实践,我清楚地认识到,要搞好新课改,我们教师的理念必须转变。要树立起以下三种观念:  1 新教学观  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
期刊
【摘 要】 如何在学习中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重要的任务。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散、内容繁杂。这使不少学生感到知识难以掌握、能力难以培养,数学学习心理素质也难以提高。身为数学老师,每天课里课外,我们似乎都在竭尽全力做一件事——纠错。形形色色的错误,总是出人意料,一错再错更是令人忍无可忍。引起这些错误的原因其实有许多,只有清楚学生真正的出错原因,才能采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是必要的。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只有创新,人类才能进步。人类需要创新,创新是未来社会的主题曲!这与教师找准了切入点进行创新设计密不可分的。创新从语文课堂教学开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创新研究 思考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可见,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