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邮递趣史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45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3000多年以前,邮局的雏形就出现了。到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这种邮局已遍布罗马各地,它实际上是设在较大的居民点里的邮递人员的休息处所,被人们称之为邮站。罗马邮递是世界史上最早的邮政之一。它以偶然的信件传递发展到有严密组织、定期经过固定地点的邮班。
  16至18世纪的西欧,由于牲口贩子经常往返于各居民点,信件便由他们传递。人们可从赶牲口的号角声里得知邮递员到来或离去的信息。久而久之,号角便成了邮递的象征。到了17至18世纪,信件的传递又被载运粮食的马车队取代了。
  在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之间的邮局已存在了几个世纪。1656年英国国会决定,两所高等学校间享有按古邮递法传送特别信件的权利。19世纪末,英国一些地区开始发行了信封、邮票和明信片。当时的邮费相当昂贵,因而在欧洲曾出现过地下邮局。将不同内容、不同收件人的信写在一张纸上作为一封信发出,是商人和企业家通常所使用的方法。信封上注明的收件人在收到信件后,将其裁开再分送给其他收件人。从事这种非法邮递工作的人,为数甚多。据当时曼彻斯特市邮政局长估计,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之间,有一半的信件是通过这种非法手段传递的。
  古时候,人们还使用骆驼、牛和驴等各种动物来传递信件。在北极,则利用狗和鹿来传递。在19世纪的俄罗斯,叶尼塞斯克海湾和图鲁汉斯克之间的信件,是用几匹狗套在一起传递的,它们每天奔走75-100公里。在动物信差中,首屈一指的要数马了。中国和伊朗早在公元前就开始用马来传递信件了,在欧洲靠马传递信件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东西海岸间唯一的通信联系就是靠马来完成的。这就是所谓的“马上邮局”。邮递员需骑马10天,行程3000公里,而且要风雨无阻,他们的信条是:艰险无阻,邮件必达。如果骑马者中途不幸遇难,马仍能将邮件送达下一个驿站。在俄罗斯,马上邮局已存在了10个世纪,直到1824年,仍有5万多匹马在邮路上往来奔驰;最远的传递距离是从彼得堡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全程为13868公里。1879年,在比利时还有人用驯养过的猫送信,把37只猫从列日分派到离城约30公里外的各个地点,到了目的地后给它们贴上回条放回,在一昼夜内,37只猫都返回了出发点。
  据考古文献记载,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就开始利用鸽子来传递信件了。拿破仑军队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击溃的消息,也是由伦敦一位机灵的投机商通过信鸽,在事后几个小时最先获悉的。他利用这个消息投机,发了一笔横财,一夜之间成了巨富。这个商人就是罗申特。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信鸽往返于图尔和被包围的巴黎之间,共传递官方信件15万份,私人信件约100万份。1848年法国大革命中,比利时的许多杂志刊登的消息是由信鸽从巴黎带来的,几乎与巴黎出版的杂志一样及时,即使今天最大的西方通讯社——路透社,在采用最现代化的通讯联系的同时,仍在使用信鸽。一些日本记者今天也在使用这种联系方法。
  人们甚至有过利用蜜蜂传递信件的尝试。1895年,法国一位名叫杰拉克的养蜂人将写在薄绸上的信件附在蜜蜂背上进行传递。在蜂房的入口装有取下这些信件的小铅箱。但试验没有成功,因为蜜蜂只能在不超过方圆25公里的范围内才能找到回家的道路。
  用压缩空气的力量沿地下管道传递信件始于1892年的纽约。在主要的邮政局和各交易所之间,有许多可容纳600封信件的钢制筒箱,在地下管道中来回传输信件。稍晚些时候,柏林也开始采用空气压缩邮递来连接市内各车站和邮政分局。维也纳于1889年建造了一条长10.5公里的邮政“地下铁道”,该线联结6个邮局和2个火车站,每星期运送25万件邮袋。
  最早利用气球传递信件的国家是丹麦。由于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舰队封锁了大不列颠海域,同时切断了菲英岛和西兰岛间的联系,所以丹麦才被迫采用了这个方法。在巴黎和梅茨被葡萄牙军队包围时,气球传递信件进一步得到广泛的应用。飞往巴黎的55个气球运载邮件达2500件,重量为11561公斤,其中一个气球还飞到了远在1460公里外的挪威。1911年2月,法国著名飞行员彼库在印度阿拉哈巴德举行的艺术和手工业品展览会上,驾机按指定路线将邮件从展览会址送到邻近的一个邮局,从而开创了航空邮递的先例。1912年德国开辟了第一条航空邮线。1928年,一艘名为“法兰西”号的轮船在离海岸480公里处弹射了一架水上飞机。飞机用一昼夜时间,将邮件送达轮船将要停泊的港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美国为了将其驻防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士兵的信件送回家乡,采用了空中图片邮寄方法:将写在一种特殊纸上的信翻拍在显微胶片上,复印后装入信封,送到邮局去发送。这种胶片信每3万件仅重1公斤,而同样数量的普通信件则重达360公斤。
  宇宙邮递始于1969年1月16日。这一天,两名前苏联宇航员将报纸和信件送到了“联盟4号”宇宙飞船上。1978年3月,在空间轨道的“礼炮6号”飞船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宇宙轨道通讯站。
其他文献
我国的旧城改造应该说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则有更大规模的发展。许多城市旧貌换新颜,令人赞誉,但也有的地方却让人扼腕叹息或使人喜忧参半、啼笑皆非。笔者走
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角度研究城市夜间形象;结合形态美学、行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进行研究,提出一套夜间形象的评价指标,将安全感、视觉舒适性、视觉趣味、活动激发
目的:探讨严重心律失常女性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后经历分娩及妇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4年1月至2005年9月30例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的孕产妇及妇科患者安置人工心脏
目的:观察妊娠期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妊娠期UU感染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待产孕
我是一棵树,一棵松树。  当我还是粒小种子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农民把我买了回去,他把我种在他们家的后院。他没有规律地给我浇水,而且,每次浇的多少也不一样。我知道,他是为了让我学会自己在土里寻找水源,让我的根牢牢地抓住泥土。我庆幸自己有一个这么好的主人。于是,无论是和风暖阳,还是狂风暴雨,我都在努力地生长着。  我一天天地长大了,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壮,而那个农民却一天一天地衰老下去。有一天,他把他的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为保证路基的稳固度,青藏铁路冻土段采用了一种“热管”来进行地基冷却,效果奇特而且特别安全。那么,这是什么新奇的技术呢?你可能想不到,“热管”原来是从航天技术“下凡”而来的!    宇航器遇到的难题    在茫茫太空中航行的飞行器——人造卫星、太空航天站、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都遇到一个共同的“冷热”难题:就是航天器面
目的:观察牵引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38例6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治疗,与手术组60岁以上患者42例比较。结果:皮肤或骨牵引治疗的治愈率为92
对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内蒙古财经学院图书馆搬迁后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便充分发挥图书馆流通工作窗口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听人说,17岁是令人神往的,是人生中最美丽的花季。于是,我便偷偷幻想——17岁像浩瀚的大海,像蔚蓝的天空,还是像奔腾的河流?这成了我时常思考而又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突如其来的那么一天,17岁悄悄来到了我的身边,我成了大孩子,收回了爱玩的心,学会了思考,懂得了追求。  17岁,在这如梦般的年华里,我成了一个多梦的女孩:忽而想成为法庭上侃侃而谈的律师;忽而想成为下笔有神、闻名天下的作家;忽而想成为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