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E2及其受体EP3A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关系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c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及其受体EP3A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关系。

方法:

运用形态学、放射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模型脑外伤大鼠伤区及创伤对侧相应区域脑含水量、血脑屏障(BBB)通透性、PGE2含量、EP3A mRNA表达,以及消炎痛对其影响进行动态定量检测。

结果:

(1)伤后2小时,伤区脑组织PGE2及含水量显著增高(P<0.05),BBB严重破坏。这些变化于伤后24小时达高峰,伤后4天均显著下降。消炎痛预处理动物可显著减轻上述变化。(2)伤后2小时,伤区脑组织EP3A mRNA密度显著下降(P<0.05),伤后24小时降到最低,伤后4天又开始回升。在创伤对侧或远离伤区,EP3A mRNA密度则显著高于伤区,接近正常水平。应用消炎痛,在伤区病变好转的同时,也可见EP3A mRNA密度的增加。

结论:

(1)PGE2与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呈显著正相关,参与了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2)伤后脑组织EP3A mRNA表达似与脑组织伤后自我保护机制有关。(3)消炎痛可以减轻大鼠伤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烧冲复合伤早期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多形核白细胞(PMN)在肺内聚集的关系。方法: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反映PMN肺内聚集的情况;用地高辛标记ICAM-1 cDNA探针进行肺组织原位杂交;用SP法进行肺组织ICAM-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各致伤组动物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组织MPO活性增高,其中以复合伤组最明显,肺组织ICAM-1 mRNA
目的:了解高原条件下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法(致伤冲量为1 200g·cm)造成颅脑损伤模型。BBB变化的定性测定采用伊文氏蓝(evans blue, EB)染色,利用荧光比色法测定组织中EB含量来定量代表BBB通透性变化,同时电镜观察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高原脑损伤后局部损伤区出现蓝染带较早且范围宽。脑组织中E
期刊
目的:旨在明确电视胸腔镜在急性胸部创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1995年1月~1996年4月,共开展了31例急性胸部创伤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中包括胸内持续出血止血11例,凝固性血胸、血块清除12例,浮动胸壁人工胸壁钢丝悬吊外固定术8例。结果:胸内持续出血及凝固性血胸组应用胸腔镜均成功止血或清除血凝块,避免正规开胸手术;浮动胸壁组应用胸腔镜处理均达到恢复快、外形及功能较好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对扩张延长的耐受性。方法:设计出适合神经延长的组织扩张器,对兔坐骨神经缓慢扩张延长(共21天),观察神经内的微循环、血-神经屏障、神经功能、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延长率小于20%时,神经内循环血量增加,血管增多、变粗,神经功能及形态无变化。延长率20%~40%时,血流量回落,45%时到正常水平,主要是神经束内血流量减少。此后,随着延长量增加,束外血流量亦减少,神经纤维波状弯
期刊
目的:研究蜕皮甾酮(EDS)是否对肺损伤有治疗作用。方法:应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造成家兔肺挫伤,测定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光镜观察肺微血管的变化,以此判定静脉注射EDS对肺挫伤的影响。结果:撞击致家兔肺挫伤时,肺组织ACE增多,血浆ET增加,肺毛细血管管腔变窄、内皮细胞肿胀等;伤后家兔静脉应用EDS,则肺组织ACE有所减少,血浆ET降低,肺毛细血管病变较单
期刊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烧伤早期肾脏损害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大鼠30%Ⅲ度烧伤后血浆及肾脏NO、内皮素(ET)含量变化,应用外源性NO载体SIN-1以观察其对烧伤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结果:大鼠烧伤后肾脏明显受损,伤后血浆及肾组织NO、ET含量明显升高,由于NO升高幅度相对较低,ET/NO值也显著增加,肾组织ET/NO值改变与肾脏血流量的降低呈显著负相关;伤后在一定的液体复苏下应用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