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高职听力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ramisu_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应对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这一目标出发,阐述了怎样展开相应的日常听力教学和考前听力教学,旨在帮助师生优化高职听力教学,提高考试通过率。
  关键词: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高职院校 听力教学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与日俱增,专业知识扎实,且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型劳动者——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备受青睐。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各项技能进行测试的一种标准,在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鉴于此,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作为目标之一。而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最多的就是听力理解,该部分是以日常交际内容为主,考查学生英语日常交际中的准确应答、对英语简短对话的理解及英文短文的理解和听写能力。听力理解占考试总分的15%,而且是考试的第一部分,答题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心态和后面部分的答题状态。听力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再在考前加以强化训练,如此才会有质的提高。
  一、日常听力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擅长的一般都是爱好的,且爱好的一般都擅长。要使听力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质的飞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日常教学应该立足“兴趣”来展开,将兴趣贯穿到各个环节。
  1.语音训练
  在高职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国际音标的语音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让学生背诵绕口令、阅读诗歌或学唱英文歌曲来进行练习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不仅能避免单音节练习的乏味,有效纠正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发音,避免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产生误听单词的问题,而且能扩充语言知识,培养兴趣。
  2.扩充词汇量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听力理解部分词汇限于《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3400词的范围,其中包含大量中学时期积累的词汇。故学生只要在平时的读、写中加以记忆就能轻松应对听力理解中的词汇量不足的问题。
  此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中对听力题材也进行了概括,即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指路、天气、学习、爱好、饮食、健康等日常交际。师生应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各个题材进行词汇的归类。学生可通过了解词汇的构成规律、做填词游戏等方式,来降低词汇记忆的枯燥程度。
  3.扩展文化背景知识
  在听力教学中,有些学生能听清甚至重复材料中的各个单词,但就是无法理解其整体含义。这种情况归咎于有限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一国的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地理气候环境,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反映在语言当中。学生适当了解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认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交际的场合与功能,对所听的对话和短文会有一种熟悉感,会更深刻地理解,有时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在日常授课时,教师可增加和教材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讲“Dining around the World”时,就可以介绍西方就餐习惯及用语;鼓励学生观看英文影片或教学短片;还应要求学生适当阅读英文杂志报刊,了解西方各个领域的情况。
  4.培养正确的听力练习方法
  听的能力是在长期的听力训练中培养起来的,因而学生平时必须加强听力训练,但也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学生主要须掌握以下两点:(1)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与泛听在听力训练中是相辅相成的。精听,就是不仅要听懂文章的主要意思,而且要力求听懂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个单词。可以反复听,用笔记。泛听,则主要听懂大概内容,不拘泥于细节,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知识。泛听是精听的基础,精听是泛听的深化,应用泛听带动精听。(2)听说结合。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说能促进听,听能带动说。在平时练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听过的材料进行复述,围绕所听材料展开说的活动。(3)听写结合。边听边记也是提高听力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记录过程中,学生只有直接理解、直接记忆,才能把所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认真刻苦地学习,熟练记录的基本技巧,才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可行的记录方法,加深对内容的正确理解,建立起提高听力水平的信心。
  二、考前听力教学
  1.熟悉题型
  考前对考题的熟悉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部分历时15分钟,总分15分。
  2.技术性指导
  (1)浏览 预测
  在听音前适当预览听力选项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预测所提问题,有助于在听音过程中把握主动地位,积极获取有用信息。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听力理解每个部分前播放的DIRECTION的时间都比较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浏览选型和需要填空的句子并加以分析。这样不仅仅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还会使信心倍增。针对个别较长选项,学生还要学会找出其间的不同之处,用笔划出来,这样听音时才能有的放矢。
  (2)合理运用时间
  切记对于没有听清的试题(尤其是Section A——short conversation)要采取及时放弃的原则,即随便选择一个选项,把注意力集中到下一题,一定要抢在下一题播放之前,看完下一题的全部4个选项,千万不可纠缠于已播放完的前一题。
  3.锻炼心理素质
  由于听力考试难度高、速度快,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就容易造成一种考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心理过于紧张是听力考试的大敌,它往往导致考生暂时性精神抑制大脑,对声音信号反应滞顿,主观判断能力下降,从而使紧张、懊悔、焦虑的情绪更为加剧。所以,考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排除与惧考有关的念头和想法,努力做到心理放松,静心聆听。在听力测试时,情绪的好坏、思想是否集中将直接影响听力成绩的高低。所以教师平时就要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
  4.学会归纳
  (1)归纳提出的问题
  通过研究大纲和历年真题,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听力理解中经常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听音时,甚至在浏览完选项后可以预测出问题。
  (2)归纳说话人身份和关系
  如果考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很快判断对话者的关系和身份,将有助于考生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并在脑海中搜索相关背景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3)归纳透露地点的关键词
  考生如果善于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于地点或场合(即语言环境)的关键词,也有助于他们判断听力材料的主题、说话人之间关系等。如若听到check in,check out,porter,luggage,book a room,double room等,则可判断出对话发生在酒店,等等。
  三、结语
  总之,听力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听力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英语的各种知识和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生必须在平时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各种技能的训练,并且在考前加以针对性的强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顺利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范海霞.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及提高其理解能力的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2004,(6).
  [3]高红.论英语听力课趣味性和有效性的提高[N].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1.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