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多级多期崩滑堵江事件初步研究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岷江上游地区较场-茂县-汶川长约100km河段上形成多级、多期大型滑坡堵江事件。研究表明,这类特殊的地质灾害有其发生发展的特殊的地质背景,它们造成的灾害和环境效应较一般的滑坡灾害更严重。有针对性对岷江上游这类灾害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很必要的。
其他文献
桤木在四川盆地中北部山丘区,普遍具有良好的结瘤能力:单株五年生林木结瘤量40~160g(鲜重),十年生最佳达200g左右.而在盆地南部酸性紫色土和黄壤上结瘤量显著降低.影响结瘤的
在四川省土地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中使用了90年代TM图象,其最终目标是进行动态监测.为此判读成图后,将土地资源环境判读图的专题图形数字化,分层录入计算机,进行属性编码输入等作业.成果为分幅数字化图形记录软盘或磁带.
本文从工程可靠性出发,对和平沟滑坡可能的失稳规模、方式及其危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估算出该滑坡的危险性(风险)概率,否定了该滑坡治理的必要性,从而为国家节约了可观的
对东川蒋家沟发生的一次阵性泥石流序列进行周期性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泥石流发生相关的几个问题。
山地城市有许多大面积锚杆喷浆硬化封闭的边坡与城市景观极不协调,为改变这些生硬、单调的自然坡体现状,政府要求对其进行立体绿化.本文以修建黄花园大桥石板坡立交工程形成
鸟类对山地环境的变化敏感,对森林结构和食物资源的反应明显,我们在西双版纳人为影响的热带山林,进一步研究了长果桑果期摄食鸟类种群结构,对人类影响下森林生态系统动植关系
皖西山区海拔均≥100m,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4m,区内曾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4931km^2,占全区面积的60%,1983 ̄1994年经综合治理(特别是小流域域综合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062km^2,得以初步控制。
从地貌灾害的定义入手,阐述了地貌灾害预测预报需要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解决这四个问题的二种途径,以及进行预测预报的四种方法。以泥石流为例,论述了泥石流预测预报的现状
元谋侵蚀沟谷高投入开发治理具有一次性投入高,收效快、效益高特点,经济内部收益率59%,投资回收年限4.29a,经济效益费用比3.74;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91%,土壤侵蚀模数由16381t(km^2·a)减少到〈200t/(km^2·a);流域的
预应力锚索是加固滑坡的新一代技术,根据设计、施工实践经验,论述预应力锚索的结构和原理,设计和施工原则、应用效果和优越性,并对有关理论、工艺问题进行探讨,供推广应用这一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