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链反应在白念珠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iant_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中日系各3个品种15项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和杂种优势测定,结果表明,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差异,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率最优的组合,其中系品种的一
养蚕制种时雌雄蛾交配往往会出现对交亲本羽化时间不同步的情况.生产上主要依靠在种茧保护期通过对温湿度的调节或对雄蛾进行冷藏来达到对交目的,但有时由于对交批次在数量和
12月10日,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又获重大突破以及研究论文在世界最高学术刊物《Science》全文发表的消息公布以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于当天即向国
通过显微注射法,将转基因载体pBcA3EG及辅助质粒pA3H导入产后1h的蚕卵,在G3代获得家蚕转基因的阳性个体。通过对G2代转基因蚕基因组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获得的该转基因品系
本文在近中性 phen 和 NH<sub>4</sub>Ac 的溶液中,浸取风化黄铁矿水溶性盐中Fe(Ⅱ)和 Fe(Ⅲ),调 pH2.2左右,在浸取液中加入 KSCN,使 Fe(Ⅲ)以离子缔合物沉淀与 Fe(Ⅱ)分离。用 AAS
为了探讨氟离子在家蚕中肠和血液中的吸收累积情况,以家蚕耐氟品种T6 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 为研究材料,从5 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经50、100、200、400 mg/kg NaF 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血液和中肠中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回顾家蚕基因组研究,经历了十年的风雨历程,跨越了五个大步,攀登了三个高峰。2002年在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下,我们完成了10万条EST序列,这一大步驱动着我们向“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门诊四种STD病原体PCR检测王秀丽,王椿森,李家文,吴德国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430022)我们于1994年1月~5月对10O例STD门诊的淋病(GN)、尖锐湿疣(CA)、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及淋病后尿道炎(PGU)患者的尿...更
系统阐述精馏塔生产锌粉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技术操作条件及技术经济指标。对精馏塔及其附属设备的结构,以及锌粉冷凝和附属设备,包括氮气循环系统,锌粉分选装
本文叙述了汝城钨矿选矿厂在“七五”期间,通过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生产管理等措施,提高选矿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