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肋软骨移植诱导膝关节半月板的形成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带软骨膜的自体肋软骨移植作为半月板替代物用26只家兔进行诱导膝关节半月板的形成。实验动物均行一侧半月板切除术后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对照组,并分别于术后第1、2、3个月处死动物,取材行大体形态、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及生物材料性能测定。结果发现:单纯半月板切除后3个月内无再生半月板产生,股胫关节面早期出现退行性变;而移植组术后第3个月形成的半月板在形态、组织构成及材料性能方面接近正常半月板,具有阻止关节退变的作用。作者认为本方法形成之半月板近似正常,为寻找半月板替代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其他文献
选择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23例应用小剂量抑肽酶作为用药组,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血小板的功能失调与花生四烯酸(AA)代谢紊乱,以及小剂量抑肽酶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用药组术后失血量比对照组减少了50.2%,输血量减少了67.0%。对照组CPB期间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Ca2+]i)及膜磷脂酶A2(PLA2),环氧化酶(CLO)活性,血浆TXA2水平及TXA2/PGI2比均显著升高,
期刊
脾门处脾实质性破裂修补困难,一般修补方法很易失败而最终仍导致脾切除。作者设计铆钉式修补方法,以达到止血保脾目的,经实验与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为了研究环胞霉素(cyclosporine)不同剂量对甲状旁腺移植后存活时间的影响,选用纯系Fisher344大白鼠42只,分为三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环胞霉素,将移植模型的大鼠,从接受供体大鼠的甲状旁腺开始,移植后第5,10、15、20、25天分别取尾部血,测血清钙值。结果发现:不同的给药方式能影响移植物的发生排斥反应时间(MST),定期短疗程多次强化注射比只注射一个疗程的cyclosporin
通过在由胆总管结扎(CBDL)3~4周建立的家兔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体内应用人工合成心房肽-Ⅲ(AP-Ⅲ),观察AP-Ⅲ对家兔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AP-Ⅲ具有降低门静脉压力(FPP),减少门静脉血流量(PVF)的作用而对平均动脉压力(MAP)影响不明显,对家兔肝脏功能无不良影响。而且AP-Ⅲ能够显著提高家兔内脏血管阻力(SAR)和门脉侧枝阻力(PCR),对减少侧枝循环血管破裂出血应有一定
期刊
以两个近交系大鼠间股动脉移植为模型,观察单纯血管移植后宿主细胞和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移植血管局部的病理变化,探讨单纯血管因素对宿主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在移植排斥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同种异体股动脉移植足以引起宿主全身性的免疫应答反应,导致移植血管的排斥,排斥反应于移植后2~4周最为强烈,细胞和体液免疫因素同时参与。急慢性排斥的后果均为移植血管的狭窄和闭塞。
采用兔自体大网膜脂肪细胞加199细胞培养液回植入腹腔的办法,观察肠粘连预防效果。11只新西兰成龄兔,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开腹后将实验兔小肠始及终端10cm和全阑尾均涂1%碘酊,并切除游离大网膜。实验组用大网膜打制成脂肪细胞后加199细胞培养液移植入腹腔。对照组只将同样容积的199液和0.85%盐水填入腹腔。6~10周后再开腹探查有无肠粘连。结果实验组兔腹腔内均无粘连,而对照组全部有肠粘连,证明自体
为了探讨尿激酶原基因疗法对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用浸泡过pN2-pro-UK质粒溶液的医用缝线,进行大鼠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提取吻合口组织RNA与pro-UK探针进行Northern印迹杂交,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法检测吻合口组织的纤溶酶活力,并进行粘附于吻合口同位素标记的血小板计数和吻合口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用浸泡过pN2-pro-UK质粒溶液的医用缝线进行血管吻合,pro-UK基因可在吻合
制造家犬双侧颈动脉动脉瘤模型,3周后采用自制钨微弹簧圈,在DSA透视监视下,经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模型,而保留载瘤动脉血流。进行了颈动脉造影影像学、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栓塞效果和相应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