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耕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研究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dov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耕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体系是急需研究的问题。以广西贵港市为研究对象,对其耕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框架体系及构成要素进行了探究,运用相应的核算方法对贵港市2016~2018年耕地资源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价值量进行了核算,并根据耕地的损耗核算价值的负债,编制了耕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结果表明:贵港市2018年的耕地的总资产为18708864.7万元,社会价值所占比重最大;耕地资源负债总量为760760.84万元,其中社会价值负债占总负债的89%;耕地的净资产为1
其他文献
阐述了元阳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分析了元阳县森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匀;阔叶林多,针叶林少;天然林多,人工林少等森林资源特点。针对其林业发展存在着山区农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大;山区立地条件差,植被恢复困难;林业优势产业尚未形成等问题。提出了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依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林分质量;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系统,促使林业事业发展和人的发展互相作用,最终实现人和自然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
结合曲靖市地理、气候、土壤的特点,从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猕猴桃产业存在经营模式单一、种植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创新经营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强化技术培训、建立品牌效应、畅通销售渠道等对策,以期为曲靖市今后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指出了竹产业是黎平县在脱贫中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当前衔接乡村振兴发展的产业。为进一步做好竹产业文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黎平县竹产业建设深入实地开展了调研,分析了竹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为保障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桉树与湿地松进行了混交套种的种植效果试验,深入探究了桉树套种湿地松的种植理论与技术基础。结果表明:桉树混交林的生长和存活率高于纯林,与桉树混交林的本土树种的生长和存活率低于纯林;而目标本土树种的直径受相邻树种的大小和林分的影响,桉树竞争对本土树种的负效应与其生长速度直接相关。为检验假设,检验了库存数据考虑林分和树高、生长量的水平。计算了整个林分和种群的成活率、直径、树高和断面积。采用邻域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总竞争效应(即林分密度)和种群效应(种内和种间竞争)。高(度)多样性混合栽培的桉树生长较大,产量
农田景观格局关系到农田的生态健康和生产力水平,而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深受城市发展影响。通过对2015与2020年沈北新区Landsat5、7TM影像进行解译,得到了沈北新区两年的农田、建设用地、水域、林地、草地的地类分布图等数据。通过使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在解译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斑块个数、平均斑块面积、临近指数、分维数、聚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指数。依据两年地类分布图变化分析
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了供应链伙伴关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加入变量非正式知识治理,检验了非正式知识治理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通过问卷调研、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供
我国物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以环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新型绿色物流悄然兴起。基于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企业两个主体博弈,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实施绿色物流不仅要考虑市场,同时也要借助政府的支持,政府只有有效引导企业参与绿色物流,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物流的进程。
针对经济与文化底蕴丰厚的强市苏州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以及目前所建养老机构中的康养型特色小镇占比很小的现状,提出了未来可以独立、持续、创新发展的特色康养小镇改革分析方案,并且从苏州市特色小镇和康养小镇的研究意义、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效益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更深入地探讨了我国江苏新型苏式特色康养小镇的建设发展前景和趋势。
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8~2018年间森林旅游经济与地区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8~2018年间森林旅游经济和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发展水平相对稳定,以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主的12个省份的森林旅游经济和地区生态环境发展均有待提高。中国森林旅游经济与地区生态环境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上稳定发展,耦合协调度基本低于耦合度,华中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最高,西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整个系统基本处于由良性耦合向高水平耦合过渡的最终阶段,11年间高水平耦合发展阶段的省份占比增加,华东
由于发展普惠金融是提高金融包容性、降低金融现有不平衡状态的重要途径,而大量中小微企业借款难,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居高不下,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不仅能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提高社会包容性和平衡性。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渗透度两个维度,分析了湖北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水平。结果表明:湖北省普惠金融业务整体虽具有明显扩张,但是仍然存在着县域差异明显,中小微企业资金供不应求的问题。为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基于居民层面,鼓励个人创业、居民存款;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