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感染蓝矮病植原体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n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植原体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性的关系,从生理生化学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蓝矮病的机制,为蓝矮病的防治和生产上选育优质小麦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抗、感小麦品种(烟D27、小偃6号)接种小麦蓝矮病植原体,观察其症状变化,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期测定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观察发现,感病品种的潜育期为12d左右,抗病品种为18d左右。防御酶活
其他文献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密度泛函(B3LYP/SDD)方法,计算了PdY团簇及其±1价和±2价分子离子的结构、光谱性质和能级分布.计算结果可为研究Pd-Y团簇的微观分
作者考虑到纳米金属小粒子电子能级分离的特点以及电子数奇偶性的影响,采用能级统计的方法在正则系综中数值计算了纳米金属小粒子的磁化率,并对其在高低温时的特点作了讨论.
【目的】分析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压缩和树脂浸渍密实化处理的力学效果。【方法】三倍体毛白杨木材经不同压缩率(11%,20%,33%和50%)、压缩热处理时间(0.5,2,5和10h)、不同含量酚醛(PF)树脂(5%,10%,1
用电磁脉冲处理S180肉瘤细胞,然后研究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发现,细胞膜受到一定强度的电
运用泰勒展式讨论了非参数回归模型中未知误差分布函数f(e)的核密度估计fn(e)的渐进性质,以及估计量fn(e)中光滑参数的选择,并给出了f(e)的置信区间.
【目的】研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1.0mmol/LIPTG诱导重组表达质粒pET-ApxⅠA、pET-ApxⅢA和pPRoAppOML-1,SDS-PAGE鉴定。
【目的】探讨猪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对猪BM-SC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稳定的体外培养猪BMSCs的方法体系。【方法
【目的】研究台阶式溢流坝泄水过程中产生水流跃离的水力特性。【方法】应用模型试验和量纲分析的方法,分析台阶式溢流坝产生水流跃离的水力特性。【结果】台阶式溢流坝泄水
体感控制就是通过肢体动作变化来实现控制,本系统设计的穿戴式体感机器人,主要以HT32F1656作为主控制器,通过对MPU6050三轴陀螺仪模块、XL02-232AP1无线模块、电位器采集数据
【目的】研究小麦温敏不育系的育性转化温度差异及其遗传机理,选育出适应范围广的温敏不育系。【方法】对带有相同T型斯卑尔脱小麦(T.spelta var.duh.)1Bs染色体上的温敏主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