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赣交界区地震震源位置及速度结构研究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震源位置及速度结果的联合反演方法确定闽粤赣交界区(24°~26.5°N,114°~117.8°E)地震的震源位置以及震源区速度结构。结果显示:1闽粤赣交界区地震震源平均深度随震级增大而加深的特征明显,即地震震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深,但平均深度不超过15 km;越靠近沿海,地震震源深度有加深的趋势。2通过对河源地区、邵武-河源断裂带中段(寻乌-瑞金)区域、政和-大浦断裂带中段(漳平附近)区域以及闽粤近海区域地震剖面研究,发现地震多发生于高低速异常结合部位。
其他文献
本文从电力营销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辽宁省是以饮水型为主的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地氟病)流行地区。凌海市是我省地氟病流行重病区之一。2002年,我省将凌海市安屯乡老窝和巧女村设为国家监测点。近5年,我们根据国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逐渐成熟,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文章分别介绍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结合两者的优缺点,提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并利用
目的 探讨flaB-PCR对组织标本中钩端螺旋体检测的可行性,为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方法 根据黄疸出血型钩体赖株高度保守序列flaB设计一对引物
作为维系企业经营生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电网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以即时响应、快速联动为核心,共建共享电网“大应急”综合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处于一个万物互联的数据化时代,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网络环境更加安全,需要深入研究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
电动势温度系数的测定,传统的实验条件及步骤不易测准.近来,我们对该实验作了些改进,列为教学实验后效果较好.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Ag-AgCl电极的制备本实验所选的电化
应用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福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及边界线附近邻省共享数据台站记录的108个地震事件波形资料,首先采用Atkinson方法求得覆盖福建省较广的地壳平均地震波非弹性
本文阐述了智能交通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现状及意义,明确 了智能交通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设计内容,提出了智能交通车牌自动识 别系统的应用前景,以期对智能交通车牌自动识
虽然“加强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是人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水资源紧缺的严峻性,更没有认识到进行中水回用、开辟第二水源是解决缺水城市用水矛盾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