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浅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本文认为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利益相关者认识不足、界定不明晰、缺乏整体规划、保护条件与技术有待提高、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业遗产的界定与认定、合理制定保护与开发规划、深挖工业遗产、以开发促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开发
  1、引言
  工业遗产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对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现代工业进程等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环境的发展,老工业区逐渐走向衰落。近几年,国家加强东北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相继出台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希望经过5至6年左右的持续努力,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东北地区的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把城区老工业区改造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过程中,大量工业遗产面临着彻底破坏甚至毁灭的危险,因此,加快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迫在眉睫。本文从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对其保护与开发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逐渐对单体工业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等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本世纪初,随着城镇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工作的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对象开始逐渐从零散的建筑单体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工业区。虽然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更加系统,但从现存保护情况分析,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利益相关者认识不足
  2007年,我国正式将工业遗产列入文物普查类型,但只是作为“工业建筑及设施”来看待。而工业遗产是历史的实物(物质)遗存,它能够客观真实地记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某一行业的发展情况或者技术、生产水平,是历史进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事近代史、科技史、经济史乃至军事史研究的重要实物素材。然而,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政府、各利益主体乃至周边百姓往往忽视了工业遗产所蕴藏的历史、文化、科技等价值。与传统文化遗产相比,公众对工业遗产并保护与开发认同度较低,保护意识不强。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过程中,大多选择“退二进三”的模式。而这些老工业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土地的溢价非常高,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忽视工业遗产的保护,掠夺式开发,随着城区老工业区的搬迁改造工作的进行,仍然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而又并未作为指定文物的工业建筑、工业旧址正快速地从城市空间中消失,许多曾经取得过辉煌成绩的厂房、厂区在顷刻间被夷为了平地,一幢幢的高楼拔地而起,城市的记忆逐渐消失。例如,2004年原沈阳冶炼厂3座百米大烟囱遭到了爆破拆除,而这三座大烟囱恰恰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围绕三座烟囱是否拆除,也进行了一场长期的讨论。如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为代表的“主留派”建议修建一个以烟囱为主题的纪念馆。“主拆派”强调要通过拆除大烟囱来表明沈阳告别高污染、高耗能老工业时代的决心。提起没能以纪念馆的形式保留3座大烟囱,一些文物学者深感遗憾,曾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却不知中国工业发展史,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
  2.2工业遗产界定需要进一步明确
  工业遗产开发与保护工作最重要的前提是弄清家底,明晰界定。2003年7月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联合会在其颁布的《下塔吉尔宪章》中界定“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机构等”。从这个原则上讲,工业遗产的范围是相当广的。工业社会遗留下来的场矿、企业数量较大,涉及的生产设备、工艺、产品更是数不胜数,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进行保护,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其进行规划、选择,进行有序保护与开发。而目前东北地区对工业遗产的数量、哪些遗存必须保护、哪些遗存可以进行改造性开发、哪些工业建筑没有必要保留并没有搞清楚,工业遗产也存在界定不明的情况,没有形成一个保护工业遗产的总体规划方案,导致相关人员对工业遗产不能进行系统的、有效的保护,更谈不上合理利用和开发。
  2.3缺乏整体规划,盲目建设
  完善的整体规划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指导纲领,可以明确相关工作开展的目标、原则和主要途径,通过论证提高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科学性。从目前各地城区工业区改造规划来看,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已纳入其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地区主要参考北京 798 工厂区和上海苏州河沿岸旧仓库改造等工业遗产开发项目,将工业遗产的保护纳入到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中,争相计划将工业厂房转化為创意艺术园区,但从区域内而言,缺少统一的规划,各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单一,没能深入挖掘工业遗产背后所蕴藏的内涵,甚至一些地区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为了建设而建设、特色不突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往往造成投资较大,收益甚小的局面。例如大庆油田被建成主题公园后,受到利益的趋势,后续不断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性修缮,严重偏离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宗旨。
  2.4保护条件与技术仍显粗犷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技术、设备更新的需要,许多旧的厂房、落后的生产设备都面临拆迁改造、升级换代。例如辽宁省政协委员曾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到了最危险阶段。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有大批重要的工业遗产逐步或迅速消亡,这将成为我们深深的遗憾。”因此,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已极为紧迫。由于各地一般依照工业遗产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为工业遗产的保护责任人的原则,谁使用、谁负责、谁保护,而同时部分利益相关者对于工业遗产的认识不高,专业的保护知识不足,造成工业遗产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工业遗产或者保护设施上涂污、刻画、张贴、攀登等现象屡见不鲜;违规倾倒、堆放垃圾或者排放污水仍不少见;在禁止拍摄的区域或者对禁止拍照的工业遗产进行拍摄、拍照等行为仍屡禁不止,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带来较大的阻碍。   2.5工业遗产保护投入严重不足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进行土地整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作,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东北地区受到经济形势、社会认识以及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工业遗产保护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非常少。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至文物部门后,文物部门再依据文物保护等级进行分配,拨款十分有限。如果工业文化遗产无法拓宽融资、投资渠道,不能“以开发促保护”,则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很难可持续的进行下去。
  3、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识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席 L·伯格恩教授指出:“工业遗产不仅由生产场所构成,而且包括个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统及其社会生活遗址等等。但即便各个因素都具有价值,它们的真正价值也只能凸显于它们被置于一个整体景观的框架中;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研究其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整体景观的概念对于理解工业遗产至关重要。”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认识意义重大。由于我们仍处于工业时代,与农耕社会的历史遗迹、遗产相比,对于工业遗产,我们难免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宣传橱窗、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工业遗产的重要意义以及保护与开发的前景、途径、原则等内容,使社会各界能够认识到工业建筑和规划设计表现出的强烈的时代特征、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工业遗产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充分认识到工业遗产合理保护、适度开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便在相关工作开展和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提升意识、加大保护力度。
  3.2强化工业遗产的界定与认定,制定保护与开发规划
  工业遗产的界定、普查、认定等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建筑、文化、历史、工业与城市规划等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对区域内的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在国家尚未出台法定标准之前,可以参考国内其他地区已经出台的标准和国外文物保护的有关条例设定自己的评价标准,按各工业项目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产品功能、典型性、建筑形式、文化内涵等类别建立工业遗产目录,结合当地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前瞻性的、科学性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确定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范围,使工业历史遗产得到保护。
  3.3深挖工业遗产,以“开发促保护”
  从现行制度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来看,仅依靠财政投入进行工业遗产保护是远远不够,必须深挖工业遗产,适度开发,以此为点,加大旅游景点和绿化空间建设,连点成线,形成集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主題旅游线路,以开发促保护。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几种形式:
  一是根据整体规划,将旧的厂房、车间改造成工业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以便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工业遗产进行展示(如沈阳市铁西区工业博物馆、铸造博物馆)。也可以利用旧工业区原有空间发展创意产业(如北京 798 创意产业园,沈阳市铁西区工业文化长廊)。创意产业商业模式是工业区整体更新利用较多的模式,是避免城市中心区产业空心化的有效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创意产业园区或相似模式,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突出自身特色,切忌千篇一律。此外也可以利用多层的工业建筑改造为办公楼或公寓,或者改造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或者商业会所等商业空间,从而实现工业建筑的功能转换。
  二是将老工业区内具有较大保留价值、面积较大的工业遗产改造为景观文化公园、绿地或广场等开放空间,既可以对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也作为周边居民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改“灰色斑块”为“绿色斑块”,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以完善城市功能(陈圣泓,2008)。例如中山市岐江公园在规划时就对地段及建筑物采取了保留、改造利用和再生设计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原船厂遗留的“工业元素”改造成景观小品,增添了公园的趣味性。
  三是对于分布比较散的工业遗产区域,可以对整个片区重新规划,建设购物中心、咖啡馆、健身房等设施,开发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通过改造植入新的功能,使其重新焕发生机,让消费者在享受快乐时光的同时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城市的工业记忆。
  参考文献:
  [1]李莉.浅论我国工业遗产的立法保护[J].人民论坛,2011(2).
  [2]白青锋等著.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M].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
  [3]徐拥军,王玉珏,王露露.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和对策[J].学术论坛,2016,11
  [4]郭汝,王远涛.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研究进展及趋势述评[J].开发研究,2015(6).
  [5]刘伯英.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综述[J].建筑学报,2012(1).
  [6]邓位,林广思.英格兰历史遗产保护体系: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框架[J].风景园林,2014(6).
  [7]王晶,李浩,王辉.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 一种构建创意城市的重要途径[J].国际城市规划,2012(3).
  作者简介:
  马雪峰(1983—),男,满族,辽宁葫芦岛,本科,工程师,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就职于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研究方向古建筑保护与修缮。
其他文献
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它代表着温暖、幸福和安全,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来说,他们缺少的正是对家庭的理解和体会.
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是幼儿成长生活的主要环境,只有构建民主、和谐、快乐的家庭环境,才能更好的开展幼儿心理教育.本文主要探讨家庭环境下家长对幼儿实施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都要放六只高升,取其平安顺利之意。今年除夕之夜,照例和女儿一起下去放炮仗,谁知第一只就是个“哑炮”,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些懊丧。女儿马上接口道
期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其中,正视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前提,化解矛盾是构建社会主
【摘要】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关于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进行了初步性的规定,但是具体的管理模式并不统一,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存在会对资金的安全管理和正常使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文章将对目前乌鲁木齐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已为参考使用。  【关键词】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国情;问题  1、当前我国住房维修资金代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全面实施,区域合作发展不断加强,中俄双边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黑龙江省未来经济发展得到广泛的关注。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少数民族历史以及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黑龙江省具备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的民族文化优势条件,应该得以足够的重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利用黑龙江省的民族文化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黑龙江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目的,
AGV技术是被广泛应用于运输车制动引导方面的技术,可以实现运输车的无人驾驶,让运输车沿既定路线制动行驶.目前AGV技术在仓库、制造业和危险区域作业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具有
摘要:近年来,哈密地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哈密地区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分析了哈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哈密地区 基础设施 现代化 对策建议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地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辖两县一市,总人口60万,城镇化率65%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不能完全的依赖信息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尤其是在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老师的约束,需要老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造船技术也集成了很多高技术含量的创新模式,目前的船舶工业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高技术支持的现代化产业,极大的带动了船舶生产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