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加强该专业的实验教学,有效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就要结合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实验教学现状,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从实验教学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微生物学实况提出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R37-4
  一、前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其中的医学微生物与临床医学紧密相关。对于教师而言,各类微生物致病性属于重要内容,更是需要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而且这种理论内容比较枯燥,就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从而巩固理论知识。但是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目前的实验教学并未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分析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具有实用价值。
  二、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从医学微生物的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和学生人数不匹配;各大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但是师资人数及实验教学模式都没有跟上学生人数增长。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师资人数及实验室数量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等各种弊端日渐突出,而且除开培养精英为目标的小班外,绝大多数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现实中带教教师当场演示实验,而学生且团团围观,大多数学生仅仅只看到教师在操作,根本不能够领悟到教师操作的内容,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无法正常观看,实际操作中就会犯下各种错误。例如一些学生用手直接握住接种针上取菌部位,而菌种管被摔碎后直接用双手收拾玻璃碎片,连手套都未佩戴,有一些学生甚至对准接种活菌培养基说话等等。同事医学微生物的实验教学中还会接触一些活的真菌、细菌等病原体,从生物安全角度来看,潜在巨大的危险性。所以实验教学过程中极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安全意识不强,存在隐患;实验教学的生物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国家也在出台相关手册与管理条例加强生物安全。虽然各级单位都在生物安全方面采取了防护措施与安全教育,但是实验教学中相关生物安全教育明显滞后。比如很多高校微生物实验课完成后,学生根本就不明白各类病原微生物具备的致病性等级,怎样防止操作中生物因子危害,乃至防止生物因子朝着实验室外的区域扩散都不清楚,无形中威胁了学生自身安全与生命健康,极有可能会污染周围环境。
  (3)试验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合理性;现在医学微生物的实验教学中主要是抗酸染色法、革兰染色法及单染色发等各种基础性试验,操作简答、独立性强,但是对于基础性的学科而言,这些教学内容编排略显单薄,并且大多采用了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极难主动思考问题,只会机械的、被动的模仿教师操作,最终实验报告也是大同小异,所以实验成绩极难实现客观性与公平性。传统实验教学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自然也就不能够激发学生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实验教学中还存在各种问题,还需要结合高校实况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才能够得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标。
  (1)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事实上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素养和能力,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实验技术,还必须要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所以选择实验内容上就要重视基础性与系统性的统一,讲验证性实验朝着自主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的方向拓展,增加实验的设计性与综合性,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比如分别培养和鉴定肠道致病菌,就应该讲标本采集和处理,微生物分离培养、生化、形态以及血清的鉴定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加强实验的自主性、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明确问题,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判断和操作、思考及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等各种教学工具揭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2)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和临床之间的联系是医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所以进行研究型实验教学就要重视实验内容好临床知识之间的渗透与交叉。比如分离与鉴定病原菌的实验加强了学生认识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诊断;通过临床病例进行启发式教学,首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讨论临床病例,提出问题,缺乏学生主动思考,而学生查询了大量的文献后就要设计实验,并提出实验措施,反复进行讨论与修改,最终确定了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操作。通过查询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讨论问题加深了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基础上,能够启发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及拓展学生思路,增加了各类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不但能够满足基础教学要求,还能够兼顾临床知识,给今后学生临床学校奠定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设备投资;教师是施行实验教学改革之主力军,因此就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挖掘各个教师潜能,建立体系完善团队机制,培养教师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这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如今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专业知识就必須要具备一定深度与广度,因此教师就要加强对新理论及新成果的应用与吸收,就要及时提高新的研究进展。因此积极加强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实验设备的投入,加强实验室投资,只有确保了设施设备建设,才能够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从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就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对实验教学进行融合和改造,结合学校实况探索新的教学方案及措施,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步伐,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手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邝玉,杨远,曾蔚,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思考[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1).
  [2]李玉军,翟爱霞,张庆猛,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4).
  [3]樊丽军.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4).
  [4]蒋丽.创新教育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5).
其他文献
摘要:经典诵读在我校已进行了多年,我们学校古诗文有很好的沉淀,经典诵读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中小学生经典诵读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倡导和推动。叠音词具有双声叠韵修辞功能和语言效果,有效的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加强叠音词的联想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美的意境,不仅有于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加深叠音词音韵美的理解和记忆。体会《声律启蒙》中的叠音词的妙处,正确理解叠音词的作用,将大大的有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训练。”现行小学低段语文教材大多以诗歌、童话寓言及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这些课文,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学生读着兴趣浓。如教师能充分利用发掘文本资源,精巧设点,有线串联,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积累、模仿、想象,创造性运用语言,那么无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是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小小的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是对数学理论与事实综合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对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能训练的同时,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并实践数学思想的真实意蕴, 学生主动尝试概括数学本质,明晰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追求。本文主要結合《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践反思,探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尝试概括数学本质,促進学生主
期刊
摘要:G20峰会于2016年9月在杭州举办,张艺谋导演执导的“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在杭州西湖上演,目前来看,对于这一新的现象从文化的角度关注不多。整场晚会为世人呈现了我们中國古典美学中虚实相生的优美意境,丰富多样的文化符号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包容力和创新力。对该晚会作文化角度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这一现象提供更广阔的解释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提升大众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美丽的爱情传说》;虚实相生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文学作品,对汉语程度副词“有点、稍微、多少”和日语程度副词“少し·ちょっと·多少”与情态表达的共现关系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日语的“少し·ちょっと·多少”相比,汉语的“有点、稍微、多少”与情态表达共现的用例较少。“稍微、多少”与“少し·ちょっと”有相似之处,在和表示意志、劝诱、命令、依赖这样的情态表达共现的情况,都表示说话者表达了道歉的心情或避免说话直截了
期刊
摘要:首先分析了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并总结了当前我国工程制图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指出目前我国工程制图教育缺乏创新性。教学方式的传统单一是现今存在的抑制工程制图教学发展的直接因素,需要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式的发展改进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实现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提升。  关键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教学方法;分析研究  TB23-4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难度较大,主要原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对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2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实施的分层教学后的学习现状进行调研,提出问题,并找到可行的建议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因材施教;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现状  项目编码:20151023  H319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  随着学生在文化和学术上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
期刊
摘要:《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力学、结构知识晦涩难懂,而且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了在课程教学中,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本文浅析高职院校《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程改革的依据、思路、方法,希望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术能力;课程改革  G712;TU3-4  《建筑力学与结构》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
期刊
摘要:本文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进行了介绍,并以建设工程监理实务为例对工程监理专业的课改进行有效的探索,对学习过程“工作化”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教结合;工程监理;监理实务;课改  F49  一、专业教学现状  (一)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  所谓双师素质教师就是指既能在教室内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下工地指导学生实训的专业教师,即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但大
期刊
摘要:自2009年以来,我国各高校均开展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改革,但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匮乏、课堂评估机制落后等问题。托业英语考试作为英语考核的测试机制,有效的填补了大学英语能力测试的不足,为供求双方提供了有效信息及良好的补充。  关键词:教学改革;托业英语考试;大学英语  H319  英语是国际商务和贸易语言,国际上众多商業机构和组织已越来越深刻意识到英语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