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探测器光谱CT使用单能量成像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去除骨搬移金属伪影的价值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shha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使用单能量成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algorithms,MAR)去除骨搬移外固定架伪影的效果,寻找最佳成像点.方法 对12例骨搬移术安置环形外固定架患者进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扫描图像重建为常规CT图像(conventional image,CI)、VMI图像、MAR图像及VMI+MAR图像,其中VMI、VMI+MAR单能量范围为40~140 keV(每间隔10 keV为一组,共11组).选定骨搬移牵拉区伪影最重层面及无伪影层面勾画感兴趣区,记录各组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出ΔCT值、伪影指数(artifact index,AI)、伪影移除率(hardening artifact removal rate,BAR),比较各参数在不同图像上的差异.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各组图像质量采用5分度法主观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与CI相比,110~140 keV VMI、MAR及40~140 keV VMI+MAR图像的ΔCT值显著增加(P<0.05).MAR、50~140 keV VMI+MAR图像的AI显著减低(P<0.05).各能级VMI及VMI+MAR图像BAR随能量级增加而增加,且40~140 keV VMI+MAR的BAR高于40~140 keV VMI图像,最高达88.48%.在相同能量级的VMI与VMI+MAR图像之间,VMI+MAR图像的ΔCT值更高、A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4分及以上图像为MAR及110~140 keV VMI+MAR图像,两位医师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 使用VMI+MAR可以有效减少骨搬移外固定架产生的金属伪影,且110~140 keV VMI+MAR图像的金属伪影明显减小,140 keV VMI+MAR主客观图像质量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黄芩叶总提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leaf extract,SBLE)的解酒护肝作用.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叶总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生药量分别3.2,1.6,0.8 mg/kg)、水飞蓟宾组(0.06 g/kg),每组10只.空白组小鼠予以蒸馏水灌胃;模型组小鼠灌胃同体积蒸馏水30 min后,按照1.2 ml/10 g的剂量给予56°红星二锅头;给药组药物干预30 min,按照1.2 ml/10 g的剂量给予56°红星二锅头.各实验组灌胃相应受
目的 探究芍药苷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生过程中体内Th17/Treg平衡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24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芍药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6只大鼠.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推注5%TNBS进行UC大鼠造模,然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灌胃相应浓度的芍药苷,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